•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人物
  • B7:中国融资
  • B8:广告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8 1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特别报道
    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全球经济有望明年末见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全球经济有望明年末见底
    2008年1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朱周良 华盛顿报道
      布兰查德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摄
      ■编者按

      今年6月底到7月初,本报曾推出“对话华尔街”系列报道,通过多位华尔街顶尖经济学家的视角,预判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下一步走向。时隔4个月,在一轮“世纪金融风暴”席卷西方乃至全球之后,本报记者再赴“风暴中心”的美国,为您带来一系列权威访谈报道,透视仍在演变中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今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利佛·布兰查德将为您解析全球经济的最新趋势,并提出各国当前需要采取的应对之策。

      ⊙本报特派记者 朱周良 华盛顿报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利佛·布兰查德12日在接受本报和新华社记者联合专访时表示,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不断渗透,世界经济在 2009年的前景不容乐观。不过他也指出,随着引发本轮危机的各种负面因素在明年下半年逐渐转向,全球经济有望在明年年底“触底”反弹。

      ■人物简介

      奥利佛·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 1948年12月27日生于法国北部城市亚眠,法国国籍。现长期居于美国。

      今年9月1日,布兰查德接替其在麻省理工的前同事西蒙·约翰逊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后者则重返麻省理工执教。在那之前,布兰查德自1977年以来一直在麻省理工执教,期间还曾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布兰查德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授予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布兰查德是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尤其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全球顶尖的“宏观经济大师”之一。他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货币政策、全球失衡以及金融资产泡沫等领域。

      在到IMF任职之前,布兰查德长期出任美联储纽约分行及波士顿分行的经济顾问,他还曾是法国总理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迄今为止,布兰查德至少发表了数十部经济学著作,他撰写的《宏观经济学》教材被多次翻印,是西方最为流行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并且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出版,包括中文、希腊文、日元以及西班牙语等。此外,他还在全球各类期刊、报纸和其他媒体发表了大量论文和文章。

      美国经济将陷“深度衰退”

      本月6日,IMF发布了修正过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其中大幅下调了对各国以及世界经济明年的增长预期。IMF预计,世界经济在明年可能仅增长2.2%,低于3%的荣衰分界线。而发达国家则预计总体萎缩0.3%,为二战以来首次。

      “是否判定全球进入衰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前景预期的确是非常悲观的。”布兰查德坦言。

      他表示,就IMF而言,并不倾向于给出一个具体的“衰退基准”。但传统上,市场倾向于认为,如果全球增长低于3%就等同于衰退;而在美国,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则意味着衰退。

      在三大发达经济体中,IMF对美国经济的看法显然最为悲观。该组织对美国经济明年的增长预期为负的0.7%。布兰查德表示,根据美国政府的预测,美国经济会在明年第一季度继续出现负增长,明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则有望实现温和增长。“这意味着,美国经济还可能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 根据美国政府上月公布的初步数据,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萎缩0.3%,而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第四季度可能负增长2%左右。

      不仅仅是持续时间长,布兰查德还指出,美国经济接下来的负增长程度可能相当严重,可以说是“深度衰退”,比“9·11”时期和上世纪90年代的前两次衰退都要严重得多,基本上可以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滞胀时期相提并论。

      对于全球,布兰查德表示,低迷的状况很可能持续到2009年年底,届时可能见底。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引发本轮危机的因素可能在那个时候出现转机。比如在美国,楼市有望在明年中期见底;而去杠杆化的过程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也有可能在2009年年底停止。此外,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也有望逐渐恢复,加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都有望帮助经济在明年晚些时候复苏。

      通缩风险不足为惧

      对于近来持续下跌、一度跌破60美元创20个月新低的国际油价,布兰查德并不愿做明确的预测,但他也表示,一旦经济出现好转,油价可能再次反弹。

      布兰查德表示,油价很大程度上受到供需的变化影响。当前油价下跌主要是因为供应不断上升,而需求却因为经济降温而下降。所以如果经济如预期那样在明年晚些时候复苏,油价也可能出现反弹。但短期内可能不会重返147美元的历史高点,因为供应有所增加,即便反弹也不大可能急速拉升,再现历史新高。“当然,如果在明年年底,随着经济出现好转,油价再度飙升,甚至重返100美元上方,我也不会感到太惊讶。”

      随着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各类资产价格持续暴跌,通缩渐渐取代通胀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对此,布兰查德并不以为然。他表示,就当前而言,受到商品价格大跌的影响,某些国家在一两个季度可能出现物价水平负增长的情况,但这并非很大的问题;如果核心的物价水平在长时间内持续负增长,那时真正的通缩问题就会出现,就像当年日本的情况。“但在现阶段,我们认为出现第二种情况的概率并不高。”

      中国财政刺激是好方案

      提到中国刚刚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布兰查德表示,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的计划”,特别是其中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改革。

      曾多次到访中国的布兰查德表示,早在几年前,他就建议中国应该逐步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同时降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他表示,中国经济需要从主要依靠出口拉动转向出口和内需兼顾的更为平衡的增长模式。而扩大内需的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打消老百姓的许多顾虑,比如在医疗、教育以及其他社会保障等方面,这样老百姓才敢安心地将储蓄拿出来消费。而中国最近宣布的一揽子刺激计划,正是朝着这样的正确方向在走,即降低储蓄、增加医疗保障、增加教育投资。

      在最新的预测中,IMF将对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9.7%和8.5%。尽管上述预测是在中国公布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之前发布的,不过布兰查德表示,IMF并不打算据此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已经考虑了政府可能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的因素。”他说。

      布兰查德表示,尽管之前还不知道中国可能出台财政方案的具体计划和细节,但IMF已认定中国政府会大力推行财政扩张政策,会将政策重心转向扩大内需。

      全球应动用2%GDP实施财政扩张

      布兰查德指出,随着各国降息空间不断缩小,当前的政策重点应转向财政政策。他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比以往50年中的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规模财政刺激,而总体的资金规模大致占全球GDP约2%。

      布兰查德认为,等到利率降至零,利率工具的使用也就到头了。虽然目前还没有到那种地步,但越接近零,降息空间就越小,因此剩下的工具就只有财政政策,这也是IMF极力推荐财政扩张的原因。

      比如美国,布兰查德表示,当前美国的利率已经降至1%的50年低点,从理论上说,美国仍可能进一步降息,甚至到零,因为日本之前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过他进一步指出,美国已经“挥霍”掉了大多数的降息“子弹”,所以今后可能需要更多考虑财政手段。

      布兰查德表示,理论上来说,一个国家的财政激励会传导至其他国家,但如果各国协调行动,那么财政激励的效果将更为明显,因此当前全球共同实施财政扩张十分必要。

      就经济形势最不乐观的美国而言,布兰查德认为,在进一步落实金融救援相关措施的同时,美国还应该积极考虑进一步的财政扩张。他表示,美国应该拿出占GDP约2%的资金用于财政扩张,大约是3000亿美元。

      对美国这样收支状况本身就不乐观的国家来说,扩大开支可能令赤字状况恶化,但布兰查德指出,这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不得已做法。“在我们看来,现在是非常时期,不实施财政扩张的后果比积极扩张带来的赤字问题更严重。”

      不仅是美国,其他任何有财政空间的国家都需要这么做,不管是中国、欧洲还是其他国家,布兰查德说。

      但他也指出,在部分国家,积极实施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可能要格外小心,比如意大利,因为这些国家的外债水平已经很高,面临政府倒债的风险。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因为面临外国投资人信心下降而大量撤资的问题,IMF也建议其采取措施降低财政赤字,所以也就意味着这些国家需要采取财政收缩的策略。

      应推动金融监管改革

      对于全球金融峰会,布兰查德强调,推动金融监管和预警的国际化,应该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任务。

      针对外界提出的要求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呼声,布兰查德表示,在这一问题上各国应该更为“现实”。他表示,布雷顿体系是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一次历史性重塑,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这一体系逐渐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就有了推出诸如布雷顿森林1.5版、1.2版的呼声。

      但在眼下,布兰查德认为,有太多更紧迫的事需要做。首先就是金融监管的问题。当前全球的金融机构相互渗透和联系得日益紧密,一国的危机往往很快传导至其他国家,所以,金融监管相应地也需要提升到国际层面;与此同时,布兰查德还表示,全球需要建立国际间的危机预警体系,而IMF能在这一层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何要如此强调金融监管改革呢?布兰查德表示,本轮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最主要诱因,是监管未能跟上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步伐。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但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而失序。“我们的确需要发展金融市场,需要发展复杂的金融市场,因为金融业本身就是很复杂的,但问题是监管一定要跟上。”

      布兰查德表示,监管改革问题不能指望在短期内很快就解决,但是各国可以提出这方面的初步动议,以便在未来一年或是半年内逐步推进。

      在推动监管改革的同时,布兰查德也提到了要更大程度地发挥新兴经济体作用的问题。他表示,必须要改变以往以G7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而要让更多经济体参与进来,比如G20、G27等等。“到底应该有多少国家我没法确定,但我肯定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应该在今后发挥更大作用。”他表示,总的原则应该是扩大代表性,至于具体应该如何来调整,周末的峰会可能会就此展开讨论。

      就IMF在当前危机中的角色,布兰查德认为,现阶段IMF有两件事可以做:一是建议各国在制定各自政策的同时,加强协调和沟通。比如此前很多发达国家宣布实施存款担保,一度引发资金从那些没有实施这一政策的新兴国家大量出逃,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所以各国协调政策非常重要;二是对一些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资金或是其他援助,一些国家急需短期资金,所以我们创建了短期贷款机制(Short Term Liquidity Facility),为它们提供紧急融资。另外还有一些国家遇到更大的问题,除了金融危机之外还有其他自身的问题,所以IMF的援助计划就必须着眼长远,推动长期改革。“我们并非对全世界负责,只是尽力来帮助各国解决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