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8 11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特别报道
    陈志武:切莫低估美国经济自我调整能力
    坚守学术路线的
    “对冲基金经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坚守学术路线的“对冲基金经理”
    2008年11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朱周良 纽约报道
      ⊙本报特派记者 朱周良 纽约报道

      

      与陈志武教授一个多小时的交谈直到最后,我才发现自己事前功课没有做足。光知道他是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而没有去了解他还是一位业绩斐然的投资专家。

      与多数学者不同,陈志武还乐于将所学用在投资方面。在潜心教学和研究的同时,1999年,也就是回到母校耶鲁执教的当年,他与朋友一道创立了价值引擎公司(ValuEngine)。这家公司最初是给机构投资人和基金经理开发分析股票和控制风险的软件和数据库。不过,在网络科技泡沫的冲击下,陈志武的第一次创业在他自己看来“不是太成功”,到2001年就“烧掉”了六、七百万美元。公司被迫中途转型,转而针对普通散户提供股票分析服务,但随着网络泡沫破灭,公司一度陷入资金紧张,如今虽仍在运营,但情况并不乐观。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两年后,陈志武开始“二次创业”,这次做的是对冲基金,也是他个人认为“比较成功”的创业。2001年,陈志武和同为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的罗杰·伊伯森一道,创立了对冲基金Zebra资本公司,旨在将两人学术研究方面的特长应用于投资,为客户获得“风险可控”的更佳投资回报。

      在公司网站上,陈志武和他的同事这样阐述他们的创业理念:一个成功的基金经理应该脱离于市场的走势为客户带来价值增值。他们确实做到了。

      “今年7-9月份的做空规则调整,对我们有些打击,但总体上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盈利5%。”谈到自己基金的表现,陈志武不无自豪地说。

      在陈志武看来,他的基金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把股票投资与学术和理论有机结合。“我们管理基金的方式完全是根据我们研究的数理模型去做的。我们不会去坐庄,也不需要判断金融市场的整体走向。”

      陈志武的基金采用了一种市场中性(market-neutral)的投资策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做多的同时也做空,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投资——每买进1美元股票,就要做空1美元的股票。

      “很多人认为对冲基金就等于高风险高收益,但不同基金的差别很大。我们的波动率很低,风险也很低。”陈志武表示,他的基金没有太多杠杆和负债,主要是通过建立量化模型从事程序化的交易,以基本面为主,兼顾技术面。不是人为地判断哪家公司能赚钱,甚至都不知道拥有哪些公司的股票。

      正因为这种较为稳健的策略,陈志武和他同事的基金规模目前已有几亿美元,主要投资在美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