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战争》
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
的隐形战争
(英)拉吉·帕特尔 著
郭国玺 程剑峰 译
东方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潘启雯
当世界粮食库存只能供应人类54天的消费时,我们该怎么办?这样的危机阴霾过去似乎只是存在于电影或者科幻小说之中,而今它却成了事实: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街头,人们排起了买米的长队,每天每人限购3公斤大米;暴涨的粮价更是相继在海地、埃及、喀麦隆、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37个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甚至政府更替……
这场让全球1亿多人深陷粮食危机和恐慌之中的“沉默海啸”是如何席卷全球的?谁在搅动全球粮食这个“大盘”?英国发展社会学家拉吉·帕特尔博士在《粮食战争》中的断言,全球的粮食生产呈“稳定步”增长的趋势,供应端不是问题,市场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作用的结果。而这些“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残酷战争。居于这场战争优势地位的是美国的国家力量和意志、国际金融大鳄、世界粮食巨头、食品工业巨头、超市巨头;数量庞大且处于被动地位的是农民和消费者,还有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因此,现在的粮食危机实际上是一场富国和世界粮食巨头通过不合理的“规则”向穷国转嫁经济危机的财富掠夺过程——它不是流血的战争,但结果可能比流血更残酷。
且看帕特尔如何一层层拨开粮食危机的迷雾。
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实质是把出口的粮食转化为乙醇燃料。这个法案让那些长期从美国进口粮食的国家感到迷乱、不安、无所适从,因为粮食被大量用于生物能源,那么粮食价格肯定上涨,会引起与工业品价格的竞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农业,这样工业品的价格也必然会提高。当前世界粮食市场正处于和平年代从未有过的紧张形势之中,数以百万公顷计的粮田被改作生产汽车燃料,而这种燃料排放物的毒性,比起汽油来还要大得多——这成了全球范围粮食危机的一个大祸根。不仅如此,如果美国把粮食危机传导到全世界,是否可以拯救美元的弱势危机、从而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呢?答案不言而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肮脏的“富国汽车与穷国老百姓争夺口粮”计划。
而美国在粮食危机来临之前就已提前采取了“两手策略”:先是大量买入工业品,库存增加以防工业品涨价;同时廉价出口粮食,把各国农业挤垮,进一步让农业上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两手策略”既可以对石油涨价来一个有力的反制,又可以检验世界各国粮食口袋是否牢靠。如果这个反制不得力,又能通过法案准许开发近海石油。
国际金融大鳄无疑是这场粮食战争的“推手”,他们既是做市商,又是投机者。随着小麦、大豆等农产品价格狂涨,投机资本兴风作浪,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简称为“ABCD”(它们分别为ADM、邦吉、嘉吉和路意达浮)的四大跨国粮商,为了攫取更高额的垄断利润,也在或明或暗地与金融大鳄联手或配合。拥有粮食定价权的还是四大粮商在近30年的历程中,把政府渐渐“退出”粮食市场,从选种、耕种、面积、化肥、农药、产量、储藏、运输等环节都占据了,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定价优势和能力。这些粮食巨头们在疯狂地扩大收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大其政治影响力。他们的介入使得像美国农业部这样本应代表农民利益的机构,居然会参与开发种子绝育技术,而这种“生物工艺”,只能让农民们更加依赖这些粮食巨头——被资本“绑架”的政府也在国家利益和民主包装的掩护下,力图推动粮食的政治化,从而使得粮食的本来面貌,变得更加的模糊不清。最终,粮食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生活必需品,其影响力已经不再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征粮派款、租税分成那么简单,而是成为国际政治硬实力的一项标志,从而严重威胁到世界粮食的稳定与安全。
再者就是食物企业,当今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沙漏式”的食物体系:沙漏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是数量庞大的生产者(农民或农场主)和消费者;沙漏中间细细的瓶颈部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的通道——即食物企业。食物企业决定以什么价格从生产者那里收购原料,再经过一番加工以后,以什么价格卖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在慢慢地丧失粮食或者食品的定价权。
上述这三支力量既是这场粮食战争的最大赢家,也是“沉默海啸”的第一推手。而粮食价格的暴涨暴跌带给生产者更多的只是伤害,农业生产周期长、转型慢,而且生产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如果生产者完全跟随市场信号,在看涨的鼓舞下全力投入,很可能等到的是暴跌后的破产结局。其实,全球的粮食生产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者的处境仍是一如既往的艰难,他们既与自然灾害、落后的生产力作斗争,又一直在与市场以及“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作战,也在一场场无法自控的危机中不知所措。
事实上,无论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还是掌控着我们饮食习惯和选择的权力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因为它们是“隐形”的。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粮食战争都会被贴上“道义”的标签,各方力量的博弈终究都逃不过“道德法庭”的审判。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中国的粮食是否安全呢?在此轮粮食危机中,也许我们能安然度过。但在下一轮粮食危机中,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乐观。这场“沉默海啸”起码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粮食市场的涨价并不能有效抑制需求,也不能有效扩大耕地,这是世界人口数量以及需求量刚性决定了的;二,粮食贸易商的职责就是把富余地区的粮食运到紧缺地区,同时通过价格给农民传递信号,告诉他们增加或减少农产品种植的面积;三,虽然四大粮商手握全球80%以上的农产品贸易,但只要存在着有利可图,他们就随时可能把世界上粮仓最少的那家变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这样的投机应对措施就是政府应该控制出口、鼓励进口;四,建立具有主导权的粮食市场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延伸阅读
《粮食危机》
运用粮食武器获取世界霸权
(美)威廉·恩道尔 著
赵刚、胡钰、旷野、刘淳 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年9月出版
作为《石油战争》的续篇,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在本书中通过超强思辨和无可置疑的翔实史料,展现了英美权势集团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粮食的控制,以及“绿色革命”、“基因革命”、“人口控制”等背后种种鲜为人知的内幕,抖露了以洛克菲勒家族为代表的美国社会政治精英如何处心积虑地扣着“科技进步、粮食援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幌子,为自己维持支配世界、主宰人类的霸权创造条件的种种细节,揭示了围绕粮食正在进行的一场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