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海外
  • A4:股民学校
  • A5:法律服务
  • A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大全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对话
  • B16:基金·焦点
  •  
      2008 11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产业·公司
    业内人士:国内煤价或被“打回原形”
    北京楼市新政“无新意”
    效果有限
    科尔尼:中国替代能源
    动力车前景诱人
    江龙控股
    董事长涉嫌非法吸储被逮捕
    美汽车三巨头将“弹尽粮绝”
    国内钢市大跌势头获遏制
    中国车企为何“噤声”海外收购
    宝钢再度下调12月钢价 称无减产计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车企为何“噤声”海外收购
    2008年11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记者 吴琼

      

      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在破产传闻下,股价暴跌。如今通用汽车的股价在3美元附近,市值约18.7亿美元。但没有一家中国汽车企业蹦出来说:“我要收购!”据记者了解,中国汽车企业并不是低调,而是没有打算去收购工厂。

      在采访多家国内汽车企业高层时,记者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准备收购美国汽车企业吗?现在他们的股价跌到如此低的地步了。”但他们的表情或语气多少都有些微妙,坦率且精明的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指出,对美国汽车企业没什么想法。上汽集团则表示,我们正在消化并购的海外资产,无意收购美国汽车企业。而一向高调的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丝毫表露没有收购之意。

      综合来看,不收购的理由有几条。对有钱收购的企业来说,因两大顾忌而无意收购:第一大顾忌,有钱收购和有钱消化是两回事。目前只能看到资产负债表以内的东西,但之外有很多限定性条款将加大消化的成本。导致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陷入困境的最大因素就是巨额的员工成本。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背不起的包袱,单薄年幼的中国汽车企业能扛起?

      第二大顾忌为,谁知道底在何方?目前或者并不是底?中国汽车企业此时伸手,并不一定得到便宜货。不如等对方真正破产后再来谈兼并或者收购一事。

      对于更多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无足够的收购资金是“噤声”海外收购的主要原因。

      但这一切并不阻碍中国车企成为受益者。几家汽车企业高层认为,工厂并不是最重要的资产,因为他们可以复制;而且中国并不缺乏制造能力。相比之下,汽车研发水平和技术储备是最重要的资产,也是中国汽车业目前的短板。因此,中国汽车企业们瞄准时机,开始在美国大举招聘技术人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