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1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钱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钱沿
    银行理财已“微利” 国债投资渐诱人
    荷银首创“起点收益”
    增强机制结构性存款
    国债投资注意事项
    避险,黄金和现金谁称王?
    出国游
    刷双币卡有讲究
    建行推出大润发会员龙卡
    “时尚丽人 袖舞财经”
    女性理财大赛火爆举行
    中信荣膺《亚洲银行家》
    “最佳财富管理银行”称号
    收益率又降 债券类理财产品谨防风险
    短期产品井喷 投资选择宜慎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期产品井喷 投资选择宜慎重
    2008年11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苹苹
      ⊙本报记者 金苹苹

      

      随着投资者对于资金流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向着短期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市场上发行的产品,投资期限从7天到3个月的,比比皆是。但是这些短期产品中,从保本、流动性以及投资门槛甚至收益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投资者在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短期甚至超短期产品时,不妨多个心眼,做个精明的投资者。

      中行上海分行的理财专家指出,眼下银行推出超短期理财产品,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短线博弈需求,但更重要的却是市场收益率本身走势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拆借对象之间信用信心的缺乏,这些都导致了各家银行无法轻易对远期市场收益率进行定价。因此市场上出现如此之多的短期产品就不足为奇。

      作为投资者,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产品,该如何选择呢?中行的理财专家指出,货比三家是不错的选择。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发现,同一时期各家银行的某些同类的产品的收益率、理财门槛可能都不尽相同。比如澳元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中行执行3%的年率而工行执行3.125%,但该货币6个月期的定存利率,中行却比工行高出了0.25个百分点。

      人民币理财方面,超短期理财产品准入门槛的差别也很大,工行、建行的7天通知存款均为5万元起存,中行、光大前期则分别推出过7天和8天超短期理财,但初始资金分别高达20万元和100万元,当然利率也会相应上升,这对大资金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因此,只有对产品的收益率、本金安全情况和是否可以提前赎回等问题进行详细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