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1 2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国内
    既减税又减费 各地刺激内需悄然起步
    重庆:积极吸引产业转移
    江苏:强化监管投资项目和资金
    地震灾后重建审计重点得到明确 审计署关注资金分配和管理
    山东: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重心转向铁路
    财政部拨千亿投资
    用于黑龙江广东危房改造
    上海浦东:欢迎迪斯尼来浦东发展
    上海将赴英美招聘金融人才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意在保护存款人利益
    投资148亿 “上海中心”明日开建
    股市走出困境既要“救人”更要“治病”(上接封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既减税又减费 各地刺激内需悄然起步
    2008年11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雁争
      很多地方减免了房产交易环节的税费,其目的是鼓励居民购房 史丽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李雁争

      

      昨日,浙江决定取消或暂停、减免5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青海决定取消或暂停37项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自国务院公布了4万亿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后,地方政府在纷纷表态加大基础设施同时,也公布了部分税收减免措施,以促进消费。

      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刺激内需使居民有更多的钱得以消费,而对于地方政府的减税减费行为是不是会影响其财政力量,该人士表示,有关部门已将一份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提交国务院。

      

      各地税收优惠首选地产

      记者了解到,很多地方政府的减税费的目的是鼓励居民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并以此拉动上下游的消费。湖南、上海、青岛、北京、杭州等地的税收优惠均包括“契税下调”、“免征收印花税”等条款。

      自从11月以来,在房产新政的刺激下,包括上海、杭州在内的很多地方,楼市交易量出现回暖。房产新政取得一定效果。

      在减税同时,多个部门联手出台文件要求减免相关费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本月日发布通知要求,自2009年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此,财政部综合司负责人日前表示,这一减费举措将为企业和社会减轻负担约190亿元。

      在浙江,10月底已经宣布取消或暂停、减免了5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加上本次宣布的56项,至此浙江省已经取消或暂停、减免了11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西南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向记者表示,作为出口外向型地区,浙江省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冲击下损失惨重,地方政府通过减免费用减少企业负担,是非常见效的应急之举。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国务院公布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后,至今为止,各地公布的基建投资计划已经达到18亿。

      但与此同时,由于预算法的规定,地方财政不能出现赤字。因此各地依靠财政力量减税减费促进刺激内需,是否会给财政带来压力令人担心。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认为,从历史上看,1998年时,地方“负债促进消费”的办法有很多。地方政府可以成立下属的项目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向四大国有银行借钱。而一旦这些钱变成坏账,最终只能由中央财政买单。

      “风险在于,如果地方财政预期中央兜底,他们花钱就会额外积极。”杨志勇说,“这一点需要中央财政防范。”针对以上问题,他向记者透露,有关部门已将一份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提交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