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9:广告
  • 10:信息大全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8 11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经济景气惯性下滑态势未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景气惯性下滑态势未变
    2008年11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 上海证券报
      图1 1997年以来先行与一致合成指数趋势变动图
      图2 综合警情指标冷热状态显示图
      图3 综合警情指数趋势变动图
      图4 CPI变动走势
      图5 固定资产投资变动走势
      ■10月份,描述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继续回落,从2007年12月以来已经连续22个月小幅回落。从先行指数的构成指标来看,狭义货币M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指标增速指标、钢产量、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指标、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全部下降。先行指数的走势表明,在外部需求不断下降和内部自主性需求增长乏力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景气在短期内将继续保持趋势性下滑态势。

      

      ■10月份,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个指标呈现“三升、七降”的走势,其中,上升的有:贷款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额;回落的有:CPI、工业增加值、M1、财政收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发电量和进出口总额。10个指标中,CPI、贷款总额、进出口总额等3个指标位于绿灯区,固定资产投资处于黄灯区,消费品零售额、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处于红灯区,工业增加值、M1处于趋冷区间,发电量、财政收入处于过冷区间。

      □国家信息中心    上海证券报

      总体策划

      范剑平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

      程培松 上海证券报副总编辑

      课题组长

      王远鸿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处长

      邹民生 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

      课题成员

      张永军、程建华、伞锋、李若愚、徐平生、刘玉红

      报告执笔

      王远鸿、李若愚、徐平生、刘玉虹

      一、经济景气指数继续回落,综合警情指数在绿灯区下行

      1.一致先行指数继续回落、经济景气保持下行态势。2008年10月,经济景气继续下行,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合成指数已连续12个月回落。10月份,一致合成指数继续出现回落走势主要原因在于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发电量和财政收入增速呈下降走势。而构成一致合成指数的另两个指标,季节调整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当月消费额增速小幅上升。

      10月份,描述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继续回落,从2007年12月以来已经连续22个月小幅回落(见图1)。从先行指数的构成指标来看,狭义货币M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指标增速指标、钢产量、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指标、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全部下降。先行指数的走势表明,在外部需求不断下降和内部自主性需求增长乏力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景气在短期内将继续保持趋势性下滑态势。

      2.综合警情指数在绿灯区继续下行。10月份,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综合警情指数在绿灯区继续回落。(见图2、图3)。

      10月份,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个指标呈现“三升、七降”的走势,其中,上升的有:贷款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额;回落的有:CPI、工业增加值、M1、财政收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发电量和进出口总额。10个指标中,CPI、贷款总额、进出口总额等3个指标位于绿灯区,固定资产投资处于黄灯区,消费品零售额、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处于红灯区,工业增加值、M1处于趋冷区间,发电量、财政收入处于过冷区间。

      从以上分析和监测结果可以看出,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明显放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国内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价格水平显著回落,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特别是一些外向型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房地产和汽车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一致指数和预警综合指数出现了加速下滑,从监测的主要经济指标看,发电量、财政收入增速进入过冷区间,M1、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入趋冷区间。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政府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多项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决定在今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等。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出对稳定预期、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经济在外部需求下降和内部自主性需求不足的作用下将延续惯性下降趋势。

      二、主要经济景气指标变动情况

      1.工业生产增速大幅下滑,季节调整后进入浅蓝灯区。10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幅比上月大幅下降3.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9.7个百分点,创2001年11月以来我国月度工业生产增速新低(不包括春节月份)。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工业生产增速也在下降,目前已跌入浅蓝灯区。分工业类型看,重工业增速下降显著。10 月份,重工业同比增长7.3%,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轻工业同比增长10.3%,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由于重工业增速急剧下滑,10月份重工业增速自2003年以来首次低于轻工业增速。

      尽管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显现,但从出口交货值的增长来看,出口对工业的下拉作用已十分明显。10月份,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6.8%,增幅比上月下降5.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各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平均值仅51.8%,低于去年同期将近5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为41.4,比上月回落7.4个百分点。

      2.发电量首现负增长,季节调整后落入蓝灯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下降4%,这是自2005年2月以来我国月度发电量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季节调整后,发电量增速继续下滑,已进入蓝灯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8.3%。其中,水电增长14.6%;火电增长6.8%;核电增长14.0%。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3%。用电量的下降说明是电力需求减少是导致电力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据国家电网预计,11、12月份用电量将继续负增长。发电量是工业生产的同步指标、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发电量的负增长表明工业生产前景不乐观,经济增长形势堪忧。

      3.CPI当月增速在绿灯区延续回落态势。10月份,CPI同比上涨4.0%,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而去年同期为环比上涨0.1%。至此CPI同比涨幅已连续6个月回落,环比变化率自今年5月以来有4个月是下降的。1-10月份,CPI累计上涨6.7%。季节调整后,CPI增速在绿灯区继续回落。翘尾因素减弱和食品价格下降仍是CPI走低的原因。10月份,翘尾因素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也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涨幅进一步下降,10月份仅同比上涨8.5%,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环比则下降0.9%,比上月多下降0.6个百分点。当月非食品价格上涨1.6%,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季节调整后稳定在黄灯区。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增幅比上月回落4.4个百分点。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2%,增幅比1-9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8.7%,比1-9月提高1.5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增长27.1%,比1-9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与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小幅下降,中部地区投资保持平稳。

      房地产投资仍在快速下滑。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4.6%,比1-9月回落1.9个百分点,这已是连续第四个月回落,较上半年的高点已累计回落8.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小幅反弹。1-10月,累计施工项目306769个,同比增加24257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9.2%,比1-9月加快1.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208083个,同比增加16997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3.2%,比1-9月加快1.5个百分点。

      5.消费增长保持平稳,季节调整后在红灯区小幅攀升。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0%,增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分地域看,主要是城市消费增长在放慢。当月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1%,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长21.9%,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消费增速仍保持小幅攀升的势头,处于红灯区。

      6.进口增速大幅放慢,进出口增速绿灯区下行。10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7.6%,季节调整后,在绿灯区继续下行。进口增速大幅放慢是拖累进出口总值放慢的主要原因。当月,出口同比增长19.2%,增幅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5.6%,比上月下降5.7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高达352.39亿美元,比9月份增加58.69亿美元,为今年连续第三个月创下月度贸易顺差的历史高点。1-10月份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进口总值增长27.6%,比去年同期加快7.8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15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

      7.M1增速在浅蓝灯区继续快速下滑。10月末,M1、M2 增速延续了上月持续回落的态势,M2余额同比增长15.02%,比上月末低0.27个百分点;M1余额同比增长8.85%,比上月末低0.58个百分点;M0余额同比增长10.59%。10月份M1增速仅比1998年6 月的历史最低水平(8.7%)略高。季节调整后,M1增速在浅蓝灯区继续快速下滑。10月份,M2 增速高于M1增速6.17个百分点,两者间速差比上月扩大0.31个百分点。M1与M2速差持续拉大显示货币流动性不断下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低迷,预示着经济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压力。

      8. 贷款增长略有加快,处于绿灯区。10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8%,增幅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贷款增速在绿灯区小幅攀升。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19亿元,同比多增457亿元。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下,居民持币观望的态势明显,居民户贷款少增的状况仍在持续。1-10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66万亿元,同比多增1659亿元。11月初,央行进一步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硬约束。预计后两个月贷款增长有望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9.财政收入增速继续快速下降,落入蓝灯区。10月份,财政收入增长不仅延续了持续放慢的态势,还在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当月全国财政收入5328.95亿元,同比下降0.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776.38亿元,同比下降8.4%。主要原因是政策性减税较多和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降影响税收增长。季节调整后,财政收入增速已经下降至蓝灯区。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4275.81亿元,同比增长22.6%。

      金融市场与证券市场运行

      一、货币与债券市场

      1、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公开市场货币回笼规模减小。央行于10月9日和10月30日两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下调0.27个百分点,两次累计共下调0.54个百分点。

      10月份公开市场操作表现为货币回笼规模的减小,共发行央行票据7期,共2800亿元,完成正回购操作五次,共1550亿元,对冲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到期及利息支付形成的货币投放后,当月货币净回笼量1144亿元,规模较上月大幅减少。本月央行票据发行品种为3个月和1年两个期限。其中,3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由上月末的4.0042%,降为本月末的3.509%;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由上月末的3.357%降为本月末的2.8275%。

      11月初,央行还彻底解除了对信贷规模的硬约束。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自此金融调控确定了由紧转松的基调,“从紧”的货币政策明确转向“适度宽松”。

      2、国债发行有所减少,政策性金融债发行量增加。10月份,记账式国债发行2次,共473.80亿元,发行量较上月减少37.94%;政策性金融债发行5次,共937.50亿元,发行量较上月增加57.38%。本月信用类债券共发行1266亿元,发行量较上月增加34.61%。其中,企业债发行14次共505亿元,比上月减少3.63%;短期融资券发行24次,共442.60亿元,发行量比上月增加38.31%。资产支持证券本月发行9只,共81.69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本月首批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开始发行。

      3、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市场利率下降。10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9.49万亿元,日均成交4747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4.1%。10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70%,比去年同期低0.33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68%,比上月低0.2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44个百分点。10月份,受公开市场操作对资金面的放松以及央行两度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月内货币市场利率大幅走低。

      4、银行间债券交易活跃,债市收益率曲线陡峭下行。10月份,银行间债市交易笔数30395笔,较上月增加788笔,增幅为2.66%。本月共发生现券交易19431笔。受资金面及央票发行利率下调的影响,固定利率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曲线各期限点,尤其是中短端收益率,均出现大幅下降。

      二、股票市场

      1、新股首发处于暂停状态,再融资步履维艰。10月份,在市场信心不断下滑、股指持续大幅下跌的严酷市场环境下,A股市场融资功能几乎处于冰冻状态。

      首先,10月份A股市场新股首发被暂停,当月沪深两市新股首发家数为零。其次,再融资面临困境,当月融资额大幅下降。10月份,沪深两市A股市场仅有3家公司进行了增发融资,筹集资金仅为23.37亿元。

      2、市场信心严重缺失,股指大幅下挫。10月份,在境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A股市场主要股指持续大幅下跌。上证综指以2267.39点开盘,随后基本是一路下行,于10月28日创下此轮大调整的低点1664.93点,月末终收盘于1728.79点,较上月收盘点位下跌565点,月跌幅高达24.63%。

      10月份,A股市场运行受到多重不利因素的严重制约。首先,央企回购及汇金公司增持三大行股票政策的实施时间和实施力度令投资者大失所望,严重挫伤了投资者信心。其次,在国内宏观经济、国际经济急速下行的打击下,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面临巨大风险。再次,美欧发达国家股市剧烈震荡中大幅下行对A股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3、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面临巨大压力,业绩下滑前景可能性极大。在我国宏观经济急速放缓的背景下,下半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经营困境日益显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面临巨大压力。A股市场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1624家公司总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820.20亿元,有可比数据的1604家公司利润同比增长7.11%;但是,第三季度,有可比数据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单季盈利能力同比下降9.03%,环比下降高达19.11%。并且,在10月份,由于我国宏观经济进一步加速减速,上市公司经营困境更进一步恶化,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下滑几成定局。

      4、大小非减持意愿有所降低,实际减持继续下降。10月份,持续下跌的市场行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小非减持意愿,当月大小非实际减持股数有所下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显示,10月份股改大小非减持4.04亿股,为6月中登推出股改限售股解禁减持情况统计以来的月度新低,也是8月以来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

      四大政策建议

      1.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经济下滑对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负面影响首先从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失业开始。经济调整时期,稳定和扩大就业就是稳定和扩大内需。一是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较快增长来提供大规模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二是调整和完善现行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将现行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覆盖范围由城市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工和其他新增劳动力中的自谋职业者、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来大力促进就业模式的转变,鼓励自主创业、扩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以及扩大第三产业就业。三是围绕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寻找社区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结合点,发挥社区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搭建投资、创业和再就业平台。四是对从事就业介绍、劳动者岗位能力培训的中介机构给予税收减免和政府资金支持,给予对外劳务输出的中介给予税收补贴。

      2.提高城乡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自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宏观分配格局极不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居民消费。因此,要调整政府、国有企业与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建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一是大力提高国有企业利润现金分红比例。一方面,国有企业现金分红必须纳入到财政预算或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另一方面,国有上市公司要提高分红比例,并免征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派发红利的资本利得税,鼓励投资者长期持股获得上市公司分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二是通过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监管,降低电讯资费标准,取消漫游费;制止公路逾期收费,降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等措施来限制垄断利润,提高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三是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近期可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到3000元,减轻低收入者税负。四是政府应大力度减轻居民购房、购车环节的各种税费负担。新出台的鼓励居民购房的税收优惠政策开了一个好头,但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对房屋交易环节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也应当减免,这将对活跃房地产市场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不同城市应当根据当地不同情况出台稳定汽车市场政策,降低或免征车辆购置税。五是想方设法提高居民财产收入。目前,可考虑的政策措施有取消股息红利税和筹建股市平准基金。

      3.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长期重生产、轻生活,直接为城乡居民消费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落后,这次四万亿扩大内需的政府投资要适当向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基础设施倾斜。一是建议允许大城市、特大城市发行建设轨道交通的特别公债,利用当前投资资金成本、建材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解决人们出行难的突出矛盾,大大提高人们的消费便利性。二是建议像改造城市居民用电负荷能力工程一样,逐步对城市自来水体系实行全面改造,更换高标准优质水管。三是利用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到农村建立便民流通设施。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本着“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健全城市居民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将城镇各类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在农村首先要建立与城市救助制度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快研究制订适合于进城务工人员、被征用土地农民和农转非农民等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再逐渐扩大到全体农村人口;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强化政府责任,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让广大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