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的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来银行卡支付的消费量增速正在放缓。专家认为,经济下行的调整使得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加上监管趋于保守,国内信用卡未来业务的成长可能有所放缓。
不过中国银联首席研究员林采宜认为,国内信用卡市场的人均负债及饱和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消费增速放缓还不至于引发信用卡信贷资产不良的情况,但商业银行在面对经济下行时可能采取差异性的竞争策略,以获得不同市场定位的经营目标。
依照国际经验,信用卡的利润来源主要由年费、手续费和利息费构成。而在我国,商户返佣即手续费已成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
而在过去几个月里,通过银行卡支付的消费量已经出现增速放缓,一般商品的银行卡支付消费量增长在9月份的数据即比去年同期放缓了4-5个百分点,房地产和汽车消费支付增长的放缓幅度则更大一些。
原台湾复华银行总经理陈兴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银行卡发展尚处在初期,使用还不普遍,循环利息使用也相当有限,“居民财富因国内股市下跌而受到损失,经济下行将导致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信用卡业务发展将收到约束;同时受美国信用危机风险的警示,中国监管机构对信用卡业务可能趋于保守,未来业务的成长可能因此放缓。”
此外他认为,信用卡业务是一项“大起大落的业务”。在经济上行及复苏时期能迅速做大利润,但在经济下行时期也将很快吞噬利润,商业银行必须对此保持谨慎。而在国内发卡银行中,目前仅有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公开表态已经获得单项业务盈利,大多银行还处在资金投入及争取市场份额的起步阶段。
林采宜表示,中国持卡人人均负债率低,仅相当于美国的1/50;同时持卡人基数不大且集中在中高端人群,还款能力不会有太大问题。“从商业银行公布的信用卡不良率来看,国内大多银行坏账率在3%以下,有些甚至低于1%,信用卡资产质量是偏乐观的情况。”
不过她也提到,在面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及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逐渐出现竞争策略的分化。“有的银行可能主攻高端客户,瞄准单卡利润贡献率;有的银行可能主攻大众客户,瞄准市场份额。这还要配合各行原有的客户定位以及经营策略。”
对此,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彭千也表示,国内发卡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中处于不同阶段,“可以看到卡量基数小的银行在今年的发卡势头依然很猛,像工行、建行、招行等市场份额较大的银行在卡量增长已经过了这个阶段,能够保持相对平稳”。但在整体竞争策略上,国内银行还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在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都是尽量针取高端客户,特别是一线城市客户的“荷包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