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专版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海外
  • A4:产业·公司
  • A5:股民学校
  • A6:特别报道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对话
  • B9:基金·对话
  • B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海外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互动
  •  
      2008 12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基金·对话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基金·对话
    李旭利:不用过分担心通缩隐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李旭利:不用过分担心通缩隐忧
    2008年1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编者按:从2007年到2008年,A股市场走过了一个经典的过山车式行情,对于这一过程,基金投资管理人士是如何认识的;对于未来,他们又有着怎样创造性的思维。时值岁末,盘点过去、展望未来,基金周刊从本期起推出“对话·年终特别策划”,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基金精英们的投资智慧。

      ⊙本报记者 周宏

      

      在推出4万亿的财政刺激措施之后,上周央行一次调低储蓄基准利率108个基点,再度引发关注。那么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上述新政策会将中国经济带向何方,基金又是如何看待明年的市场投资机会的呢?《上海证券报》日前专访了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

      

      通缩阴影渐退

      问:上周四晚央行宣布一次性调低利率108个基点,让很多场内机构感到意外,但好像周五的市场反应并不强烈,这是什么原因?

      李旭利:我并不赞成此次降息幅度大幅超预期的说法。市场对于央行降息一直是有预期的,在上周央行降息之前,债券市场的定价其实隐含了200个基点的降息预期。超预期的说法,或许是来自部分不太关注宏观经济的投资者。

      此次降息只能说是节奏超出预期,降息的幅度并不让市场意外。一次降108个基点,这个方式可能让投资者有一定的心理冲击,但是整体幅度是在大家预期之中的。

      这就好比说,本来大家都预期降200个基点左右,至于是每次降54个基点降4次,还是降108个基点降2次,还是降27个基点降8次。其实,无关紧要。

      问:那在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后,中央再度大幅放松货币,会给未来的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呢?

      李旭利: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推出之后,辅以大剂量的货币放松的措施,让中国经济未来出现长期通缩的可能越来越小,我觉得现在可能要逐步把注意力放在通胀方面,或许,明年年中的某个时刻,通胀会重新出现在市场的视野中。

      从现在已有的情况看,各地落实中央财政刺激政策的热情很高,上报的投资计划已经达到了十几万亿的规模。再进一步执行过程中,可能会进一步放大。从这个角度看,市场之前担心的经济刺激力度不足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经济增长的低谷可能缩短,底部可能提前到来。

      我们现在更担心的是这个问题的另一面,财政刺激措施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中是“对症之药”,但如此庞大而广泛的刺激政策,在具体执行中会不会有一窝蜂地状况。通胀的压力会不会因为实施方式的原因而再度浮现,这是我们接下来重点关注的东西。

      

      单边下跌已经结束

      问:交银施罗德是去年较早提出关注通胀压力的投资团队,也是今年买方机构中最早提出关注通缩可能的团队,现在又率先提出了关注明年通胀的可能。在目前看到的宏观背景下,你们对明年的市场持怎样看法?

      李旭利:就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单边下跌的过程应该已经结束了。未来可能逐步进入一个宽幅震荡的市场趋势之中,而且持续的时间可能不止一年。

      深层次的原因是,在连续降息和刺激政策出台后,资金的成本现在已经很低,市场的流动性会逐步趋于宽裕。但从投资机会的角度看,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已经很低,对资金的吸引力不大。实业项目在经济降温的大背景下,也很难对资金构成实质性的吸引。因此,资本市场有可能成为上述资金的流入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和目前已经非常明确的“政策面”,共同对于市场形成支持,让它难于大幅下行。

      另一方面,尽管下行空间比较小,但A股市场持续上行、构成反转的可能也不大。在经济相对低迷的时期,市场很难找到持续的基本面的支持,来推动大的市场行情。另一方面,目前市场的存量规模也非常大,而且,“大小非”的存在,也构成了一个市场新的增量和调节机制。这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了市场重现1994年的大幅上涨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问:如果没有基本面的支持,那么明年的行情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李旭利:主题性的行情可能会多一些。这个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行情中,已经有所显现。这和资金的性质是有关系的。通过宽松的流动性释放出来的资金,在机会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进入市场,很难期望他们有长远打算。

      上述情况在前一阶段的市场中已经出现。比如,在国家4万亿的政策出台后,一批和基建相关的建筑类、工业品、大宗原材料等公司的股价都有了很好的表现。不过仔细算账的话,可以发现,其中部分行业的基本面,并不会因为基建工程大批上马而有太大的改观。这样的行情就带有明显的主题投资的味道。

      

      把握预期过度和预期不足之间的机会

      问:如果具体到上市公司盈利,那么您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会有好消息么?国庆后,很多行业的景气度出现了突降,包括钢铁、零售等行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李旭利:确实是这个情况,很多行业的数据在10月份以后出现了突然的下降。比如,零售行业,最近公布的数据就非常难看,这也引起了相当的市场关注。尤其是百货类的公司,市场最近对其预期增长水平下调的比较多。

      其实,居民消费热情的突然降低、乃至制造业的景气程度在10月份突然下调和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有直接关系。你可以发现,几乎就在大宗商品暴跌的同时,整个经济的节奏出现了突然的放缓。而之前,比如2008年上半年,当时市场对于经济的不乐观,还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门,至于内需这一块大家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大宗商品的价格的暴跌,引发了市场预期的突然改变。而这种改变迅速地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企业的投资行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对于存货态度的大幅转变。

      在大宗商品不断上涨、经济持续向好的时期,企业都是倾向于提升存货水平的。但是,一旦商品价格拐头,那么既往的存货就面临大额的存货跌价损失的前景。因此,生产、采购的节奏会出现突然的下降,这个压力由下游往上游传导,影响不断增加。

      对于企业或经济体而言,消耗存货是非常痛苦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两个季度中,企业都会面临这个过程。而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的经济数据压力会比较大。

      但在经历了2~3个季度的存货消化后,企业的利润会出现拐点,他的成本会趋于降低。企业利润会逐步走稳,并改善。

      问: 那么明年交银的投资策略更关注什么呢?正在发行的交银保本基金的策略和其他基金会有什么不同么?

      李旭利:基于明年是个宽幅震荡市的判断,我们对于目前的资本市场的看法,会比行业平均水平更乐观一些。不断推出的财政政策会把经济的低点提前,那么资本市场的底部也会相应有所提前。

      当然,明年和今年的操作策略会有明显的不同。今年是单边下行的市道,只要逆势而为,那么代价会非常大。而明年可能更加需要把握市场在预期过度和预期不足之间震荡时,产生的投资机会。这一点很重要。当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变化、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执行投资策略的前提。

      未来我们将要运作的保本基金的策略会和股票基金有所差别,会相对更重视“积小胜而获大胜”。而推出这个基金的原因和背景是和其他基金相通的。一方面,我们觉得债券市场的机会不大,而股票投资有风险也有值得把握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