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4万亿:“放”与“调”要结合
2008年1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丹丹
⊙本报记者 李丹丹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日前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在11月29日召开的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典礼上,专家们对这4万亿刺激方案表示肯定,并指出要加强管理,注意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到“放”与“调”相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认为,本次4万亿刺激计划具有坚实的短期基础,具有及时性和必要性。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刘迎秋在会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这4万亿元投资将是有效的。”
杨瑞龙也建议,在落实目前4万亿短期刺激方案的基础上,应在中期安排非投资性的政府支出计划,以大幅度提高转移支付力度,并出台未来五至十年政府福利保障计划。
刘迎秋还建议,要进行有选择地放开,不要一下子放松宏观调控,要根据市场的规律,“放”与“调”相结合。在审批管理过程中,要加大对公共、教育、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社会各个层面的社会保障、福利改进问题要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今后更要侧重社保方面的投入,以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以及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来释放他们的需求,启动内需,促进发展。”杨瑞龙也表示,政府财政增量的投入方向必须强化就业和消费导向,而不是投资导向。
经济学家华生在论坛上指出,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依靠外部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的弊端,要想办法加大内需,而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城市化可以有效地拉动内需增长。
“今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应该主要靠内需,我们曾经采取各种办法,内需仍没有上去,说明经济结构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失衡。”华生表示,“最大的缺陷和失衡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脱节,我们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后端,但是城市化还在初期阶段。这是我们现在内需不足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