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12 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供求关系难改 PTA后市或“近强远弱”
    政策调控效果初显 棉花价格止跌反弹
    金融风暴凸显套保价值 农产品企业共商风险管理
    反弹先锋遭打压
    供应压力连挫糖价
    双重打击接踵而至 沪胶万元大关岌岌可危
    国内护农政策让谁受益?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内护农政策让谁受益?
    2008年12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吴国峰
      ⊙特约撰稿 吴国峰

      

      当前正是国内大豆等农产品集中上市的时节,但农产品价格从“十一”长假之后开始史无前例地暴跌,价格出现了让人担忧的跌幅,很多农产品价格早已突破了其种植成本价。国家出于稳定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陆续颁布了几项基于维护农民利益、保护产业发展的惠农政策。比如国家对大宗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也有托市价、更有取消农产品出口关税的政策。其中,对期现两个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国家对大豆的收购价。

      国家第一轮收储大豆价格是1.85元/斤,合3700元/吨。而12月份到岸的进口大豆价格是3000元左右,而明年5月船期的到岸进口大豆价格是2700元至2800元,巨大的价格差异,势必促使国内油厂使用进口大豆进行压榨,而无奈放弃国产大豆。选择国产大豆进行压榨,面临巨大亏损甚至破产的危险。

      据调查,黑龙江曾主打非转基因产品的油厂现在已大量购入转基因进口大豆。除一些小作坊,黑龙江所有大中型油厂全部停产。据一位黑龙江油厂的负责人说,“国家如果继续收储大豆,大豆产业链首先将从油厂这个环节溃堤。因为使用进口大豆生产豆油、豆粕,假设每吨只赚100至200块钱,每斤成本只要1.6元左右。而用国产大豆按目前豆油、豆粕的价格,大豆收购价要控制在每斤1.70元才能不亏本,而实际收购价是每斤1.78元,对我们意味着每斤亏8分钱,1吨亏160元。大豆国家收储(国家收储价1.85元/斤)刚推出时,我们按每斤1.85元收,亏得更多。”

      今年全球大豆丰收,再加上金融环境的恶劣,国际大豆本该比国内大豆更弱,可是因为国家保护价,促使中国众多油厂被迫选择了价格便宜的美国大豆,这样就增加了美国大豆的需求,因此美国期货大豆反弹表现强劲;与此同时,对国产大豆的保护价,油厂不能接受,农民惜售心理严重。这种国产大豆供需失衡局面的出现,无疑是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

      国家的政策初衷是保护农民利益,但是目前的国产大豆政策也的确影响到国产大豆的消费。因为在提高国产大豆价格的同时,并没有有效拉动对国产大豆的消费,相反刺激了对美国大豆的需求,提高了美国大豆的价格,最后大大受益于中国护农政策的却是美国农民。因此,如果国家不适当控制大豆进口,或者出台一个更好的惠农政策。单纯从一个大豆托市价切入,而不是从整个大豆产业链甚至整个农产领域进行宏观调控,托市收储的效果很难见效。只要进口大豆持续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大豆国家收储就很难发挥作用,国内东北大豆主产区就可能成为进口大豆的新市场。国内的最后一个大豆堡垒也即将被攻破。

      总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托市收储方式已被证明是事倍功半。解决办法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招:一、是否可以完全放开粮食市场,让市场规律对粮食市场起到调控作用;二、将暗补等农业政策的资金拿出来直接补贴给农民,真正保障本国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