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出台后,银行对基建领域融资便表现出了超强的积极性。日前,一城市轨道交通部门人士在国家发改委门前对记者表示,银行排队要给他们提供贷款,并称,要看哪家银行更积极、提供的服务更好就与哪家银行合作。
银行对基建领域的偏好并非现在才有,但十项政策的出台无疑强化了银行的偏好。日前,建行相关人士表示,明年预计该行信贷增量为4000-5000亿元,其中50%左右将投向基建领域。也是在近日,四大行相继对外宣布与铁道部达成合作协议,提供巨额授信,其中农行在未来三年内将向铁道部提供5000亿元的意向融资额度,建行则拟提供3580亿元的综合授信。
上述轨道交通部人士此次前来国家发改委是为申报已论证并规划有三四年的城市地铁项目,显然,银行对基建项目的积极态度,使得他不会为项目资金来源发愁。
也是在国家发改委门前,国开行一人士对记者表示,政策放松后,原来不达标的项目,现在也达标了,而像地铁这样的公共设施建设,有政府信用作为担保,银行肯定很积极。
实际上,上述城市位处一经济偏落后省份,地铁的兴建虽然利民,其盈利前景则遭上述国开行人士质疑。但地方政府对项目建设,以及建成运营后的支持与补贴,对银行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另外,上述城市轨道交通部门人士还对记者表示,意向提供资金支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多,主要是国有银行。
某股份制银行该地分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由于经济发展偏落后,当地基建项目回收期相比其他地方要长的多,比如火电、水电项目在该地回收期可能要20年,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那么充沛的流动性提供这项服务。
不过,该人士表示,股份制银行也乐意投资基建领域,但对回收期10年甚至更长的基建项目,他们根本就不会碰。一是因为要获得这些业务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银行也缺乏相应的实力。
他说,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更偏向于回收期在1-3年的基建项目,比如给水电提供日常的资金流支持,或者给火电提供购买原材料的资金支持,不会在基建领域充当主力。日前,民生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连永喜也对记者表示,民生银行在基建领域的信贷量不会超过该行信贷总量的10%,并认为银行信贷投放扎堆基建领域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