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场上较高的流标率的背后,是拍卖会后出现二三十个协商购买的案例;
●拍卖结果透露了市场的新取向,也反映了买家的新动向
⊙本报记者 邱家和
香港佳士得秋拍11月30日、12月1日相继举槌的“亚洲当代艺术”、“20世纪中国艺术”夜场和日场,拍卖结果较之佳士得以往的业绩出现大幅滑坡。对此,负责此项业务的佳士得国际董事张丁元表示:市场确实正在经历一个价格的调整期,中国艺术家的价位需要重新认定,过去的价格已经不再是标准。
好的拍品需具备四大条件
张丁元指出,虽然这次拍卖的成交率没有过去高,但在高价区也有支撑点,比如夜场拍卖中赵无极刷新其个人的拍卖纪录,张晓刚、刘野的表现也不错。但不可否认,这次拍卖整体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这次夜场拍卖中,属于“斯通收藏”的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提供的拍品,包括张晓刚的《大家庭2号》、刘炜的《游泳》、《革命家庭》等拍品悉数成交。对此,张丁元指出:好的拍品需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新鲜度;二是价格的吸引力;三是重要的收藏、展览与出版纪录;四是艺术史上的历史价值。他认为,“斯通收藏”体现了这4个条件,所收藏的作品大多数有代表性;此前大部分没有在拍卖场上曝过光;这些都表明藏家很有眼光,他们的藏品具有较高的品质。
价格仍是重要因素
鉴于这次秋拍较高的流标率,张丁元认为价格应该是主要因素。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突出的现象:拍卖会后的协商购买意向很强,有三四十个案例。比如赵无极流标的拍品九成以上拍后成交。说明虽然经济状况差,但艺术品的购买兴趣仍然旺盛。协商价格与拍前的估价比有的达到低标,有的低于低标,但也有的多到5个人要买,等于在拍卖。
张丁元还指出,此次拍卖虽然成交率较低,但相比股市、房市,艺术市场还是稳定的,一是仍然出现新的纪录;二是成交率低还是与较早确定的估价有关;三是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拍品也有十几件。
新动向决定了新取向
这一轮调整并不限于当代艺术,还波及“20世纪中国艺术”所针对的现代艺术。张丁元指出,市场的变化使买家的要求显得更重要。市场热烈的时候,藏家对题材选择的幅度比较大,市场收缩了,选择的幅度也收窄了,藏家更倾向于保守稳健的选择。他还强调,这次秋拍还显示了市场的新取向,说明有的题材不适合当前的市场情况,也说明对作品的品质的评判,或者说市场的取向变了。他提到了陈澄波、庞熏琹等人的高价作品的流标,也提到了王济远高于估价数倍的高价成交,提到了与他情况类似的陈丹青、陈逸飞早期作品的成交情况,这些作品符合好作品的四大条件。
在这个变化的背后,张丁元指出了一个蛮有趣的现象:旧藏家的回头。他说,他们对市场已经关注了一段时间,不像前一阶段刚入场的新藏家没有自己的判断,在拍卖场上往往是冲动型的购买。这些买家对价格及其背后的价值认定,都有自己的判断。可见,藏家正在为为下一个轮次作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夜场拍卖人头济济,佳士得特地开放了两个空间,张丁元表示,其人气之高是史无前例的,说明艺术市场受到特别的关注。他认为,艺术市场是长期的,目前的市场调整,考验买家的眼光、耐心和长期的观点,对收藏家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形成规范的市场与稳定的价格体系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