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特别报道
  • A5:股民学校
  • A6:法律服务
  • A7:专版
  • A8:广告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焦点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8 12 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圆桌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圆桌
    偿付压力陡增 保险业“过冬”亟待转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偿付压力陡增 保险业“过冬”亟待转型
    2008年12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黄蕾 卢晓平
      舒高勇
      庹国柱
      包虹剑
      杨建海
      对话嘉宾

      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经济学博士舒高勇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庹国柱

      国内资深保险精算师包虹剑

      安信证券保险研究员 杨建海

      【编者按】

      股市的深度调整,结束了保险机构借势大赚一笔的美妙时刻,来自银保产品的销售压力让他们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滋味。伴随着降息周期的来临,尚未来得及把之前的利差损包袱甩干净的保险商,又遇到了新的利差损难题。

      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销售难题,不知何时反转的资本市场,日益加剧的投资浮亏,近在咫尺的到期产品兑现高峰,保险商“过冬论”说法渐抬头。或许更大的压力还在2009年。

      此刻,业内关于保险商亟待整体转型的呼声比任何时候都要来得强烈。本期圆桌将邀请专家跟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本报记者 黄蕾 卢晓平

      新利差损潜伏:降息惹的祸?

      《上海证券报》:伴随着降息周期的来临,旧利差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保险商,是否又遇到了新的利差损难题?保险公司应该以何应对?

      舒高勇:虽然从理论上讲,进入降息通道保险业可能会产生利差损,但从我国保险业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目前产生新利差损的压力要小于上世纪90年代。这主要是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从普通寿险产品看,根据监管规定,预定利率不高于2.5%,而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其次,从投资型寿险产品看,投连产品不存在利差损问题,分红产品的实际回报率和万能产品的结算利率虽然比较高,但是可以进行调整;第三,从保险资金运用看,随着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利率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在逐步降低。

      杨建海:我认为,即使真的出现了新利差损,这个与上一轮周期中形成的利差损也有本质的区别。因为新利差损最多只是暂时的或者局部的,而老利差损是长期的和全面的。

      新售保单的预定利率均不超过2.5%,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总体收益率覆盖预定利率是大概率事件。只有万能险,由于有平滑准备金的存在,使得结算利率有时会超过投资收益率,貌似形成了利差损,但如果平滑准备金消耗完毕,根据相关规定,结算利率是不能高于投资收益率的,因此实质上是不会形成利差损的。

      而老的利差损在高通胀的背景下定价利率普遍很高,个别甚至会超过10%,这样的定价利率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很难覆盖的,只有在大牛市的情况下才能覆盖这一成本。

      《上海证券报》:保监会近期频繁摸底保险公司现金流现状。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在现金流方面承受着哪些压力?

      包虹剑:保险公司现金流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无法预测或管理的现金流出的风险。对于一些年轻的保险企业而言,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应该是现金净流入的。但由于受到周边环境和保险行业本身面临的业务挑战,而可能造成新业务急剧萎缩的同时退保增加,尤其是大面积的事件性的退保发生,而造成对现金流出的快速扩大的需要。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应该还是在正常可管理的范畴内。保监会从行业和监管的高度敦促各保险公司清楚了解自身现金流状况,是有很大好处的。

      如果说除了投连产品之外,现金流还有所谓的“火药桶”的话,那么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部分公司大量售卖的趸缴高利率低退保成本(有的甚至是零退保成本)的产品,要对日后可能产生的退保早预防早准备。

      作为保险公司而言,从资产管理上,除了留有一定的现金外,还应该对资产的可变现能力排序,清楚了解一天、三天、一周最大的可变现量。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强化销售合规性,防微杜渐。

      抓住偿付能力这个“牛鼻子”

      《上海证券报》:目前我国产、寿险公司各自面临着怎样的偿付压力?造成偿付能力不足的主因有哪些?

      舒高勇:分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可以从两个层次看。从直接原因看,主要有两类:一是资本补充跟不上业务和机构发展步伐;二是经营亏损或投资损失消耗净资产。

      从深层次原因看,根本在于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本约束机制,有多大资本实力承保多少风险的意识还没有扎根。这些问题反映在监管上,就是偿付能力监管的刚性约束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包虹剑:偿付能力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业务扩张和非预期的业务亏损。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主要受经营亏损或经营低利所困扰。而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主要受业务发展和业务结构所影响。

      造成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从经营管理上看,主要有两个可能:一是业务结构不合理。不合理的业务结构一方面会造成做同样规模业务,需要的资本金却要比其他公司多;二是核保核赔不善或定价错误,而造成高于同业的理赔支出,从而使(产险)公司的最低资本要求提高,或使公司当年出现经营亏损而消耗掉资本金。

      庹国柱:今年我国产、寿险公司主要受到承保和投资两个方面的挤压:在承保方面,由于争抢展业渠道,寿险公司拼命抬高手续费,产险公司也因为在车险市场上争着打折,惨烈竞争造成承保利润低微,甚至亏损;而因为资本市场不景气,股市持续低迷,国内投资收益也不会很好,海外投资更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样一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普遍下降,有的公司去年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200%以上,可是今年一下子掉到130%,更有一些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不足。根据保监会在今年7月份发布的消息,有11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我估计到年末还会有公司加入偿付能力不足的行列。这给我国保险发展和保险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上海证券报》: 目前多数保险公司通过“增资”来解决偿付压力,有人说,增资只能为保险公司改善资本结构和提高盈利能力赢得缓冲的时间,什么才是保险公司长远解决偿付能力不足的良方?

      舒高勇:对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好还是不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增加资本来提高偿付能力,这本身很正常,关键是要看保险公司为什么要增资。

      如果保险公司在成立和发展初期,由于业务规模较小以及股东对行业和公司了解不多,资本金投入较少,随着业务发展需要资本投入,而且股东对行业和公司发展有信心,继续增资或引入新的投资者,这属于主动积极型的增资,目的是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如果保险公司本身资本实力比较雄厚,但是由于盲目扩张、业务结构不合理,或者经营亏损、投资损失等,高成本、高费用削弱资本实力,导致偿付能力不足,不得不通过增资补充偿付能力,这属于被动型增资。

      长远来看,从根本上解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问题,关键还要靠保险公司自身,就是保险公司要形成资本金的自我补充机制,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切实提高盈利水平,靠盈利的积累来增加公司的净资产。

      庹国柱:“增资”肯定是解决偿付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保险资金运用难以取得好的收益的情况下,“增资”对改善公司的偿付能力很重要。

      但从保险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关键是保险公司不能再实行“跑马占荒战略”和“亏损战略”,不能再继续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不能把“做大”放在第一位,而要在“质量和效益”上做文章,把“做强”放在第一位。

      所以,保险公司长远解决偿付能力不足的良方,首先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变外延发展方式为内涵发展方式。

      杨建海:由于保险公司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并且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仅靠有限的几个股东是很难持续满足保险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仅靠保险公司盈利的自身积累也是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只有上市才是解决保险公司持续融资问题的长期解决手段。

      《上海证券报》:根据9月1实施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监会根据偿付能力状况将保险公司分为三类进行分类监管。分类监管中,是否可以参考国际经验引入评级机制?

      舒高勇:分类监管一方面有利于把握监管重点,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有利于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分类监管实现“扶优限劣”,从制度上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利于在全行业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

      保险业越发展,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性越突出。偿付能力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原因在于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经营水平、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保险公司面临的种种风险,说到底都会影响到偿付能力状况,最终都会通过降低公司偿付能力水平来体现出来。因此,管住了偿付能力,就抓住了防范化解保险风险的“牛鼻子”。

      包虹剑:分类监管和评级还不能划上等号。分类监管是行业监管机构为保护投保人利益,为使公司稳定经营免致倒闭而制定和实施的。从国际经验看,评级机制的使用者大多为债权人或投资人。评级机构多为第三方,评级的指标除了偿付能力外,还包括现金流、盈利能力、管理层看法等等。所以监管机构做评级不是太合适,但随着中国保险公司的增加,引入行业评级机制还是有必要的。

      不要只唱投资“独轮戏”

      《上海证券报》:今年,作为保险“双轮”之一的投资,是否拖累了保险行业的发展?在目前股市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保险公司明年的投资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包虹剑:对于产险公司而言,绝大部分业务对应的负债是短期的,在激烈震荡的市场,显然不宜博弈似地加入到股市中。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因为大部分是长期负债,所以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出发,适当配置债券和基金,乃至选择合适的股票是可取的。

      中央四万亿的计划资金投入和国九条的颁布为在处于颓势的投资市场增添了亮色。但尽管如此,没有人能预测熊市的底部或时间,这也是带给投资者的最大挑战。从原理上讲,保险公司不应是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而是寻求在与负债匹配的资产中可控风险下的最佳投资组合。目前长期债券和债权投资的收益还存在相当的吸引力。挑战仍将来自于对现金流的不可控而致使投资策略更偏保守。

      庹国柱:资本市场的起落很正常,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波动也很正常。毫无疑问,今年不会有去年那么好的收益率,这也肯定会对保险公司的当前发展有影响。但我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很乐观,那么保险投资的长远前景一定是值得期待的。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不能把“宝”只押在投资运用上,而应当大力改善负债业务的经营,改变“现金流承保”的理念,应关注理性竞争。同时,实行“差异化战略”,扭转承保业务亏损的局面。保险既然有两个“轮子”,就不要侥幸唱“独轮戏”,唱“独轮戏”就难免不协调。只有两“轮”和谐转动,才会避免保险业发展的大起大落。

      杨建海:对于投资收益带动的利差的大起大落,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债券市场不够发达,保险公司没有办法通过债券市场去做好资产负债匹配从而获取较为稳定的利差。因此在债券市场没有充分完善之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要仰股市“鼻息”的局面很难得到改变。

      在市场低迷同时债券收益率又压到难以忍受的水平的时候,保险公司作为长期投资者是可以适当地主动出击,提高权益类投资的比重。

      金融危机引发转型思考

      《上海证券报》:都说明年保险公司的日子不好过。明年是否是保险公司转型的好时机?哪些方面需要转型?

      舒高勇: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以及资本市场低迷,一些保险公司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是,保险业发展也面临很多有利条件,比如,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措施,对保险业提出了广泛的市场需求。

      所谓转型,对保险业来说,最主要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在这方面,至少有三个重点:一是提高风险保障能力,着力点是强化保险产品特别是寿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二是提高盈利能力,着力点是改善经营管理,特别是成本和费用管理;三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着力点是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内控机制。

      包虹剑:这次金融风暴给保险公司带来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时间,而是借鉴,是危机引发的思考。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如何取舍,值得思考。比如:保费是否真的这么重要;先做大和先做强问题;内控制度;公司的持续经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转型的同时还是要讲抓住机遇。日子难过不一定没有机遇。2003年的非典时期,很多企业处境艰难,但却成就了淘宝和电话行销。同样,危机当中必定有非凡的机遇,看公司要如何把握。每个行业都如此,有低谷就有高峰,关键看你有没有准备好。

      我想所谓转型,相当多的公司可能会从主推保障性产品着手,但如何管理已经被巨额保费喂饱的银保市场,如何培训已经被简单的理财产品宠坏了又缺少对保障产品销售技巧和经验的营销员,管理层如何确定经营策略一路走到底,将决定转型的成败。

      庹国柱:虽然目前无论经济还是金融市场都有减速的问题,但对保险市场明年的日子我不持悲观态度。明年保险仍然会得到发展,但在“飞速而低效”发展的现实下,不妨适当减低“马力”,总结经验,思考如何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方面转变。我国的市场潜力很大,但是市场的挖掘和开拓必须在理性和可行的基础上。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不能再做了。

      杨建海:保险公司的转型主要是在承保业务方面,集中体现为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的调整。未来一段时间里是进行这方面转型的较好时机。

      从内部环境来看,过去两年尤其是今年,保费收入增速很快,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渠道结构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恶化,积累了较多的矛盾。从外部情况来看,利率水平很可能会创出历史的新低同时投资者对于收益率的预期大幅降低,因此比较有利于从投资型产品向保障型产品转型。

      《上海证券报》:在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规模与效益的两难?如何才能让转型、调整不成为一句空话?

      包虹剑:有规模不一定就有效益,但没有规模一定没有效益。所以平衡规模和效益的关系是业务和管理的艺术而非数字指导的游戏。我认为,保险公司董事会的作用非常关键。如果董事会对规模的要求异常坚决,经营团队在所谓的转型平衡是一句空话。

      另外,对效益的要求要落实到可以看得到的相关指标上。很难想象一个以保费收入为主要沟通指标的环境能让保险公司真正把效益放在规模之前。作为管理团队,在管理中要给自己设定“雷区”,比如亏本的业务不做、大量耗费资本金的业务不做、(在投资、渠道等方面)没有能力做的业务不硬做等等。当然,规模和效益的平衡绝不仅仅是做与不做的关系,如何把不可做的通过变革转化为可做的,才是一本真经。

      庹国柱:规模和效益是个很微妙的问题,我们谈到目前大部分公司的规模大和效益差是从保险公司整体来说的,但规模大时公司内部有部分人群是得益的,这里面就涉及到保监会对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对内的考核体系是否合理的问题,在解决指导思想之后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好解决,转型调整也很难在实质上实现。

      另外,在目前的保险产品与经济、金融大环境不和谐的情况下,转型和调整也要寄希望于产品创新。

      杨建海:如果让转型落实到位,这需要监管层的政策配合。如果保费收入的划分标准能够按之前市场传闻所说的那样,即万能险和投连险需要做保费分拆,只有部分能够记入保费,其余部分只能记入保费存款,那么将是行业转型的重要的制度保障。

      ■名词解释

      所谓利差损,就是保单预定的保证定价利率超过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从而使保险公司当年新增的准备金的利率增加部分超过当年的投资收益而造成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