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本报记者 陈刚 阮晓琴 浙江、江苏报道
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以6.8848收盘。这一当天收盘价较前收盘大跌499点,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
自今年8月1日起,国家三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调整前11 %,升至17%。
对利润微薄的纺织企业来说,上述都是重大利好。但是,笑颜暂未爬上纺织厂商脸庞。记者在浙江、江苏等多家纺织企业调查显示,受国际需求不振影响,在9、10月份出口订单锐减后,目前订单还未增加。
中国轻纺城两位经营户不约而同地称,现在不是价格做不下来,是没有订单了。
订单减少五六成
张家港塘桥镇纺织产业比重占7成,当地人用“严寒刺骨”来形容目前的困境。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下滑、煤电油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等给纺织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地著名的华芳集团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困难,预计全年销售只能实现105亿元左右,与去年相差近30亿。
“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纺织业的损失主要是汇率损失造成的,企业有单不敢接,今年9、10月以后,国外的订单明显减少。”华芳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部经理施卫新告诉记者,以前,企业当月可以接到30到50天后的订单,可以从容安排生产,现在只能接到10到15天的单子,接单量大约减少了6成左右。
施卫新介绍,扩大内销是企业应对金融海啸和行业瓶颈的对策之一,但是并不容易。“原来出口业务占比约80%,在出口量下降的情况下,内销有所增加,出口现约占70%。”
中国轻纺城是中国最大纺织品交易市场,大部分产品供出口,往年现在是旺季,但最近,不断有经营户关门。经营窗帘布的宏彩纺织公司张小姐说,往年这时,公司忙都忙不过来,走道里到处都是要发的货,根本没空聊天,但今年生意与去年相差一半。4日,甚至“吃了个大鸭蛋”。经营麂皮绒的陈小姐称,今年生意最好的是4、5月份,后来生意越来越有差,11月营业额只有高时的一半。现在不是价格做不下来的问题,是生意没有了。芬霞迷彩服经营户包小姐称,从9、10月份开始,生意就淡了。
但是,也有个别企业走出“逆市上扬”行情。今年第三季度,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江苏开元出口量增加了20%左右。
对新政谨慎乐观
人民币贬值和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提振了市场信心。纺织品价格开始趋于稳定。不过,对于国家政策的积极调整,纺织企业仅表示谨慎乐观。
“出口退税提高,增加了纺织企业的出口净利润率,有助于减轻纺织行业的出口压力、缓解部分企业资金周转紧张局面,但目前国外市场需求下降趋势不改,出口增速难以大幅度提升,出口退税效果会大打折扣。”江苏某大型纺织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江苏开元副总经理、董秘范云涛也表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实际上是被各个环节消化了,降低的是整个行业的成本,提升了行业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成本的下降,还无法抵消金融危机带来的需求减少。
江苏吴中董秘许良枝对记者表示,升值积累的效应已经很大,贬值发挥实质作用需要过程。“加工企业做综合毛利考核,出口退税部分被经销商抵消掉了。此外,担心人民币贬值是阶段性的,不能成为长久趋势。”
“严冬”或许还未来
虽然已经遭受巨大困难,并且做出种种调整,但是纺织企业认为,整个行业的“冬天”尚未到来。
“在当前情况下,能生存下来的就是好的。明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的变化可能更大。中国纺织业将面临更大挑战,现在只是深秋,明年可能才是严冬。在秋天能挺住就是好的。”施卫新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2009年出口需求的下降已然是定局,行业形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中国纺织网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16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45%,较上月下降7.02%,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同比增长14.33%,较上月下降6.54%。服装及衣着附体同比增长11.54%,较上月下降7.26%。
银河证券服装纺织行业分析师马莉指出,2009年,随着美欧日进口衰退,中国纺织品出口将出现负增长。
不过,需求大幅萎缩后,原料成本大幅大降,有助于企业提升效益。棉花价格从1300多元/吨降低到1000元/吨,原油价格由147美元/桶跌至39美元/桶。染料价格回到年初水平,煤炭价格由每吨千元跌到500元。由华联三鑫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此轮油价下降,PX、PTA、长纤和短纤跌幅分别为66%、56%、48%和43%。即从化纤行业来说,原材料跌幅超过终端产品跌幅。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退税率上调和扩大内需政策逐步见效,订单饱满型企业毛利率有望维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