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各方对于这一次的经济数据是何看法?投资机构会有进一步的担忧乃至实质性措施么?本期基金周刊予以关注。
⊙本报记者 周宏
卖方:新一轮担忧袭来
非常明显的是,以券商研究机构为代表的卖方在新数据出台后,表现除了明显的悲观情绪。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担忧几乎是一致性的动作。
中金公司的最新观点认为,11月份CPI进一步回落,落在该机构预测区间的低端,但显著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源于非食品通胀大幅回落至0.6%,而PPI与CPI倒挂逆转,显示中下游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有所降低;但在经济恶化之际,中下游企业也面临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而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因此利润难以受益。前瞻的看,CPI和PPI将继续下行,通缩压力上升。
莫尼塔公司,则认为PPI和CPI指数11月剧烈下滑,将使得货币政策在明年以反通缩为主,出口放缓和国内需求收缩共同导致进口剧烈下滑,使得明年通缩的风险进一步加剧。
另外,包括申万、国信等证券研究所也都对未来进一步的通缩风险和经济下滑的可能作出提示。
买方:整体没有太大惊慌
与之相对应,作为买方机构,部分基金对于这次数据的公布就比较安之若素。认为这个数据不会对中期的投资策略产生多大影响
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之前已经很不乐观了,基本探底了,因此不存在因为某个数据而重新调整投资思路的可能。
还有一些机构认为,这个新数据的出现实际上为,进一步的政策刺激打开了门。央行最新发行票据的利率走低,也成为部分机构对降息预期的验证。
与此同时,颇有意思的是,还有部分机构对此表示了担心,不过他们也承认,在这个位置上,做进一步的大幅度砍仓的可能是不大的。
有意思的是,相比较近期的数据,一些基金显然更关心政府在经济刺激政策上的空间和可能。或许,相比货币政策来说,更为直接的财政政策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大。
注意:年终效应
临近年终,仍旧有些年终因素是可能导致市场发生变化的。
首先,年终必然存在的一些业绩上的考虑,会导致市场的短期行情可能不一样。比较明显的是,在这轮反弹中获取了部分正收益的基金,可能对于能否将盈利纪录保持到最后比较关心,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与往年并不相同的年终效应。
另外,考虑到基金评级等因素,每逢季度末,基金调仓的幅度有可能加大,这样的情况也会引起一些市场的关注。而类似关注可能反作用于市场,进一步加剧年终岁尾的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