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5:年终报道
  • 6:金融·证券
  • 7:圆桌
  • 8:观点·评论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股民学校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研究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对话
  • B16:基金·对话
  •  
      2008 12 15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6版:基金·对话
    上一版  
    pdf
     
     
     
      | B16版:基金·对话
    友邦华泰基金公司总经理陈国杰——金融风暴不会摧毁朝阳行业的前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友邦华泰基金公司总经理陈国杰——金融风暴不会摧毁朝阳行业的前途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弘文
      临近年终,基金行业的所思所想是我们最关注的部分。面对即将过去的惊心动魄的2008年和即将到来的2009年,基金公司、基金从业人员又在思考着什么呢?本期周刊专访了友邦华泰基金公司总经理陈国杰。

      ⊙本报记者 弘文

      ETF将是基金业的发展机遇

      问:临近年终,回头看2008这一年,您最大的体会和感受是什么?从年初到现在,友邦华泰的经营思路有什么变化?

      陈国杰:回头看2008年,我最大的感觉是金融危机的深度超出了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想象。虽然最初问题发萌于次贷风暴,但是很快成为遍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并影响到了新兴市场和大部分行业。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基金行业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对于这样的困难,我们公司在年初是有所预料的。可以说,我们对市场一开始持的就是审慎态度。当然,我们大家都没能预料到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如果说2006、2007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牛市行情,2008年的股市也经历了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剧烈下跌。

      在经营思路上,友邦华泰仍然延续着成立以来就竖立的差别化经营的方针和 “主动型”、“被动型”产品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现在公司管理了4档主动型基金(2只股票型基金、1只混合型基金、1只债券型基金)和1档ETF基金,整体符合我们的布局要求。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2008年,我们进一步要求公司投资团队更加审慎地选择投资品种。比如,债券投资方面,我们就较少涉足无担保的公司债券。这也是因为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一个判断,国外的国债和公司债的风险差值已经拉的很开了,而在国内,二者的风险差在价格上还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们在资产大类的配置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我们预计,尽管中国出口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全球版图中,中国经济相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从中长期发展的趋势来看,我们对中国市场仍保持乐观。

      问:经历了全球金融风暴后,中国基金业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陈国杰:中国基金业的机会很大,在我看来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机会最大的市场,而金融风暴不会改变这个趋势。

      我当年的亲身经历就可以证明这点。1988年,我从澳大利亚读书毕业回到香港,当时恰好1987年的金融风暴后的萧条时期。当时香港很多企业都在重组,基金行业也发生了业务重组。但恰恰是那个时候,基金行业从一个水平上到了另一个台阶,并在之后开始了快速的发展。我的意思是,金融风暴不会摧毁一个行业的前途,相反可能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下一个契机。

      而且,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的发展模式有很大不同。中国人有很强的储蓄观念,这和美国“现在花未来钱”的路子大不一样。所以,这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也是基金业在中国未来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支撑。

      基金业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哪里。我认为,未来最有发展空间的业务之一,就是指数型产品。在海外市场,指数型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即使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的2008年,美国等成熟市场的ETF产品规模和产品数量都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增长。

      这个趋势也在当今的国内市场开始出现。包括友邦华泰上证红利ETF在内的几只ETF产品的基金份额都出现了持续的增长。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投资者青睐ETF,与其产品特性是分不开的。很多投资者想长期投资股市,希望有这样的交易产品——这个产品必须有一定的组合,不至于承担投资单个公司的风险,又必须是组合非常明了、仓位非常明确、交易成本很低,完全追踪指数的ETF产品完全可以满足这类投资者的需求。

      而对于想进行短期套利的短线交易者来说,ETF所特有的一二级市场T+0套利机制可以轻松捕捉一二级市场间的价差,获取无风险收益。

      正是看好ETF产品的发展态势,所以友邦华泰自成立以后就竖立了差别化经营的思路,将指数型ETF产品的开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公司发展战略上,我们追求主动型和被动型产品“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

      早在2005年,友邦华泰就投入很大资源对ETF产品进行系统开发和人员储备,为了更好地开发ETF产品,在内部,我们成立了专职的被动型产品投资团队,这在业内是比较少见的。2006年11月,友邦华泰上证红利ETF正式成立,友邦华泰也成为中国基金业内第一家发行管理ETF产品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友邦华泰在ETF产品上的耕耘并没有止步。目前,我们正在不断推进新产品的准备和申报工作,我们对于ETF产品的思路是长期的,投入非常大,就是看中了其中的发展空间和我们具有的实力。

      

      中国市场依然乐观

      问:目前国内外政府都纷纷推出经济刺激政策,您对于下一步的经济走势是怎么判断的?

      陈国杰:首先,短期内伴随着经济去杠杆化的趋势,很多企业会有问题爆发出来。银行一收紧银根,企业运营肯定会有很多问题出现。目前,很多其他国家的企业已经因为银行收紧银根而出现问题,一旦全球流动性进一步收缩,这个情况会更明显。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国外很多政府都公布了财政刺激方案,这说明大家都在担心通缩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会成为大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比如美国、英国、欧洲的一些国家都在推出财政的刺激政策,目前看,这些政策的具体效果还有待观察,但肯定能够起一点效果,至少能够减轻一部分的社会痛苦。

      对于中国经济,我们的看法更乐观一点。首先,如果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政府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有所作为。其次,中国过去几年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财政势力,有能力完成这个经济拉动的任务。所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相对乐观。

      问: 现在很多人担心说,外资的流动会对中国经济形成重大影响,甚至会让经济前景蒙上阴影,您是怎样看的?

      陈国杰: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我认为,外资的收缩是暂时的,而未来他们一定会更大力度地回到中国这个市场上来。对于外资机构来说,中国市场有很大的吸引力。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在上海、北京已经工作3年多了,发现很多欧美金融机构过去在亚太区几乎没有业务开展,但是,它们现在都在中国布局设点。那些欧洲的公司、美国的公司,可能可以忽略东南亚市场,但是他们无法忽略中国市场。

      当然,在最近这一轮金融危机中不少,不少机构可能会抽回中国市场的资金去救火,但是我相信等到金融危机的局面稳定了以后,他们还会再回来。因为,全球经济仍然属中国增长比较快,环顾世界后,他们还是会回到中国市场来的。

      

      财政刺激市场可能出现转机

      问:4万亿的政府投资政策,对中国经济、资本市场乃至基金行业有什么影响呢?

      陈国杰:4万亿政策出台之后,我们觉得资本市场极有可能出现转机。从市场的估值和股息收益率等指标来看,股市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而4万亿政府投资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振了市场的信心,至少不应该像今年年初以来那么悲观,目前的资本市场肯定是信心问题,而不完全是基本面的作用了。并且,4万亿的政府投资,对于受投资拉动明显的行业和板块来说,是实质性的利好。所以,我们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对市场不用太悲观。

      从中国经济的角度看,我们觉得中国正在从出口导向转为内需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转变有风险,但肯定是可以完成的任务。

      因为幸运的是,首先中国政府有比较雄厚的财力,能够让这个过程比较平稳。现在美国是借钱也要刺激经济,而中国自身就有财力来完成这个过程,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利的局面。毕竟有全球大环境的关系,虽然总体来说很艰苦,但中国有这个能力转型。

      另一点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在此之前已经开始调整经济结构。比如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限制发展等等,这个主动的调整对于目前的经济转型是非常重要的。

      问:全球其他政府广泛的财政刺激政策,其他各国经济的影响和中国有什么不同?

      陈国杰:我们看来,目前各个国家的财政刺激政策,有很大不同。最大的不同是钱从哪来,和准备花到什么地方去?后者非常关键。

      美国方面,奥巴马就很明确,他最近提出要做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尤其是桥梁。因为美国上一轮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比如造桥修路都是在1950年以前了。说白了,这些桥都使用50年了,寿命什么都到了,所以这个投资方向就很正确。

      事实上,据我们了解,很多美国民众现在担心,比如政府把很多钱去造一个好看不中用的大工程,就是俗称的“大白象”工程。类似当年日本在海中央修建机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修建高等级的隧道公路,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在美国出现,这一点大家都有担心。

      而在中国,这个问题就几乎没有。中国绝大部分基础建设投资都是有实际需求的。比如大规模铁路建设,我们现在加快一点投资,整个社会都有受益。包括其他方面也是。中国的很多投资都是未来5年内要做的,那么现在提前一点做,不是浪费。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能否找到既不浪费资金、又能拉动经济的投资项目,都是个头疼的问题,而中国没有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