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5:年终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观点评论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 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12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观点评论
    两岸直航
    台湾经济拓展了新空间
    假如每包烟
    增1元消费税……
    增持美国国债的“双面价值”
    消费升级产业换代同时遭遇意外
    他让西方金融监管信誉扫地
    破解房地产滞胀困局房企应做些什么
    资本市场“短板”更短之后的补救之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他让西方金融监管信誉扫地
    2008年12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成夫
      ⊙潘成夫

      

      麦道夫是谁?相信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清楚,大部分美国人也不太清楚,因为与其打交道的大都是有钱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起诉书指出,麦道夫捏造了投资收益来吸引投资者,并用后来的投资者的资金支付先前投资者的钱,直到次贷危机恶化,游戏无法玩下去了,只好停手。据报道,麦道夫案损失可能高达500亿美元,而其管理的投资公司资产只有171亿美元。

      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其旗下的一些基金经理已经以欺诈的罪名被起诉。麦道夫案的“苦主”虽然包括一些显赫的名人和机构,但连锁反应相对较小,基本可以确定其影响小于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事件。其中,大银行主要是将客户介绍到麦道夫投资公司,大银行的直接损失也许并不会太大,但是麻烦不少。未来,针对银行在审查麦道夫的投资业务是否尽责的诉讼,很可能如潮水般涌来。而麦道夫案心理层面的影响则相对难以确定,一旦对投资基金的信心因此崩溃,其引发的赎回潮将使当前的危机雪上加霜,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打击也许是致命的。

      在金融监管上,由于美国政府只监管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对对冲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没有有效监管。发生了麦道夫案之后,美国证监会备受质疑,因为在证监会的公开文件数据库中居然找不到任何麦道夫公司的文件!

      十年前,在亚洲金融危机时,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大骂对冲基金是贼。虽然其后国际社会不断要求美国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但是白宫对此却置若罔闻。直至今年4月,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才提出了改革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方案,将对冲基金等机构纳入监管中。这一次,贼偷到自己门上了,当然不值得同情,而且在骗局中损失的主要是富人,更不会获得多少同情。

      现在,富人们终于在危机中自食其果,可以说,西方自由放任的金融监管的信誉已经扫地。随着危机的深化,很难说还有没有更多的麦道夫败露,由此,市场的信心就难以恢复。而放任自流的金融监管,其信誉则更不知何时才能恢复。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