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联储宣布把基准利率降到有史以来最低水平之时,全球新一轮的降息预期也随之日益强烈,伴随而来的是,对以降息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争论也开始激烈起来。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美联储基准利率下调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即0-0.25%的区间。此时,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将在近期再度降息的预期也愈益强烈。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表示,从营造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来说,央行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大。她认为,明年政府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将通过发债的方式筹集资金,将利率降得低一些,有利于债券的发行。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政府项目的建设,避免民间投资成为“凹地”。
左晓蕾表示,“目前的货币政策已经非常宽松了,从这个角度分析,降息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都有可能。”她认为,在年底降息的作用不大,而明年降息的作用则可能更大一些。但由于今年的春节在1月份,因此也不排除在年底提前降息的可能。
而对于降息的方式和空间目前也存争议。《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中国目前还有100多个基点的降息空间,但与美国不同,中国降息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同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将会造成存款利率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有可能会造成与扩大内需的政策相反的局面,在目前楼市、股市不振的情况下,居民投资的渠道非常少,而一旦存款利率较低,相当于让消费者增加成本支持企业。”而如果采取非对称降息的方式,将会给商业银行造成较大压力,一部分议价能力较差的商业银行将会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效果正在受到质疑。左晓蕾表示,目前并不是利率成本过高的问题,而是企业出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预期不愿意投资,存在需求下降的问题。而沈明高则认为,随着CPI的持续下降,降息对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还是有很大作用,“在通胀最严重的时候,中国的实际利率为负,目前的利率水平对于企业来说还是较为沉重的负担,通过降息可以帮助一些企业渡过难关。”
不过,多数专家均认为,目前仅靠降息解决不了问题,要解决目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多方面政策的配合。沈明高指出,从短期看通过降息可以稳定经济,但长期来看,短期政策对长远发展未必有利,甚至会埋下危机。他认为,目前政策的着力点是要找到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重新塑造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前些年我们一直在提的问题即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如今变得非常急迫。”沈明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