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市场上,美元走势如过山车般上下不停;而在国内市场,人民币汇率月初的一番快速贬值也让市场对其未来走势感到扑朔迷离。对于众多拥有结售汇业务的外向型企业来说,双边波动的市场加大了其控制成本的难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希冀从汇率波动中获得投机收益的企业来说,操作空间更是被大幅压缩。
本月初,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大幅走低,并在银行间汇市出现了“跌停”的情况,使得贬值预期一度快速升温。相反,同期美元走势却相当强劲。银行人士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和个人纷纷选择了购汇,银行的结汇业务量有所下降,售汇却相应增加。
这事实上是市场做出的一个理性选择。以一个同时有收汇和付汇需求的外向型企业为例,在过去人民币单边升值时,应当尽早收款、结汇和延迟付款、购汇,否则外汇的贬值损失将会吞噬部分盈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方式帮助企业获得汇率变化的投机性收益。比如企业需要进行外汇支付时,可以和银行签订合同,进行一笔人民币质押的外汇贷款业务,当期贷入外汇进行支付,等到一定期限之后,再购入已经贬值了的外汇还贷,只要汇率波动幅度大于贷款利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差额收益。这种方式在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的阶段,可以说是一种无风险的套利方式。
但是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减弱、贬值预期开始升温之后,企业将理性地选择延迟收款、结汇和提早付款、购汇,上述“把戏”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银行的结汇业务量的确有所下降,但是很难讲究竟是企业的外汇收入本身就在减少,还是因为预期变化而引起结汇操作延迟。”一位股份制银行交易员说,在金融危机蔓延的过程中,来自海外的订单不断减少,这让企业的外汇收款规模缩水,相应必然带来结汇量下降,而且这一因素可能还是主要的诱因。
当然,他也表示,因为人民币贬值预期促使企业将结汇操作延迟、购汇操作提前,也是解释银行结汇量缩、售汇量增的一个原因。但这只是“将原来那些尽量推后的购汇开始向前转移”,是一种结构性的变化,很难讲市场预期的贬值是否造成了银行售汇规模的大幅度新增。
他还指出,预计人民币出现大幅、单边贬值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企业通过汇率波动来套利的空间也就会很小。而且即使汇率在一定时段内有单边走势,但由于银行给出的外汇买卖价点差较大,也可能会吞噬波动所带来的不多收益,最终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