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邹靓
12月18日,江苏银监局发布《2008-2012年江苏银行业发展与监管规划》(下称发展规划),对未来五年江苏银行业发展与监管的方向、目标及措施做出统筹规划和部署。本报就该规划有关问题专访了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
上海证券报: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渐波及到实体经济。此时,经济结构的转型对银行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样的背景对地区银行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于学军:预计未来五年我国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有所突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趋灵活,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有一定进展,行业交叉渗透程度提高,综合化经营趋势日益明显。
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利差将逐步收窄,利率和汇率风险日益突出,对商业银行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预计股指期货、创业板将先后推出,债券市场发展提速,优质客户对银行信贷依赖程度逐步降低,金融“脱媒”加剧,对银行形成重大挑战。而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纷纷在全国拓展版图,也将使银行同业竞争更趋激烈。
上海证券报:在2008-2012年期间,江苏银行业希望达到怎样的发展目标?
于学军:到2012年,江苏银行业希望在区域拓展、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对外开放、金融服务等环节都有所突破。
到2012年末,大型银行机构将实现网点综合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步填补苏中、苏北地区空白区域;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分别将设立10家左右省外分行,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同时将设立更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争取村镇银行扩大到所有县级区域。
体制方面将推动城市商业银行有选择地投资参股省内外银行类金融机构,投资参股证券、保险、基金、租赁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江苏银行、江苏信托、国联信托以及部分有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力争早日上市。
在经营指标上,争取在规划期内使3家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任何时点上保持在10%以上,到2012年末达到12%以上;全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到2012年末全部达到8%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应保持在1%以上。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争取达到100%。
上海证券报:为争取上述目标,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和流程改革方面应如何改进?
于学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规划期内加快体制、机制和流程方面的改革,重点要在公司治理、资本运作、管理体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等方面取得进展。
其中在资本运作方面,建立持续有效的资本补充渠道,保持资本充足水平。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探索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方式,有效降低加权风险资产。
在风险管理方面,应着重解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职责分工不合理、风险计量和监测技术手段落后、风险管理信息数据缺乏等问题。
上海证券报: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应该怎样落实?
于学军:监管部门应主要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市场准入、行政处罚、信息披露等监管措施,发挥对银行业的指导和监督作用;通过与其他机构和社会公众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为银行业的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在监管上发挥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的监督和指导职能,及市场准入监管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在服务工作上争取银监会的政策支持,加强与地方党政有关部门的沟通,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密切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