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07年10月,《海上雅集》4个字首次出现在上海滩这个素有文人雅玩之趣的江南重地,就引起业内的不同反响。“藏品之精、拍品之诚”的美名已在上海不胫而走,并在国内瓷杂拍卖中初露锋芒。今年上半年春拍,也是第2届《海上雅集》拍卖现场,台湾聚英雅集的徐政夫、张伟华、王定乾,《艺术新闻》杂志社长刘太乃、台湾联合古文物的陈坤正、香港著名藏家黄少棠、叶剑荣、金时、林少杰以及张显星等都纷纷现身,参与竞买。何以仅创立1年的“海上雅集”能有如此魅力?对于全球经济危机下的古董投资和收藏市场他们又有何看法和举措?本报记者采访到了其创始人孙皓良先生,看他如何解析当下的古玩市场脉搏和未来动向。
第3届《海上雅集》大型精品古董拍卖会今秋将于1月6日-7日在上海锦江饭店·锦江小礼堂举行。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孙皓良作为创始人不仅拥有十多年的广告经营经历,更是在杂项和玉器堆里摸索了十多年的大藏家。从前2届《海上雅集》的举办可以看出孙皓良的雄心——树沪上拍卖新风,创国内古董拍卖新品牌。当下如此不景气的经济大局在他眼里却充满机会。
⊙本报记者 杨琳
金融海啸挤干价格水分
上海证券报:对于现今全球性金融寒冬侵袭中国艺术品市场,像您这样既是收藏家又是艺术品拍卖经营者是如何看待当前形势呢?
孙皓良:经济寒冬的到来,对拍卖公司来讲确实压力不小。古董收藏和投资本就属于奢侈品的投资,是闲钱去玩的东西。现在大家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自然会谨慎对待这一消费。但换角度来分析,现在未尝不可是投资古玩的好时机。众所周之,2003年-2006年间,中国古董艺术品价格飞速上涨,有人曾经说:“炒‘股’不如炒‘古’”。许多艺术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价格水分和泡沫,导致藏家和买家都迷失了方向,什么古董可以投资,什么古董涨幅快,什么古董艺术造诣高,在那个时间里已经无法辨别,滥竽充数的艺术品也成交火爆。然而时过境迁,金融海啸的到来使得原来艺术品市场中的价格水分被彻底挤干,优劣艺术品的优劣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显现。真正的藏家不妨擦亮眼睛,看一下自己收藏和喜爱的藏品在这次经济危机时是否价格依然坚挺,同时也能辨别一下自己的收藏方向是否正确,调整藏品和调整心态,是真正收藏家目前要做的事情。
品牌是核心,可靠是关键
上海证券报:在这个敏感时期里,您觉得收藏者们应该如何调整?作为瓷杂拍卖专家,您又对《海上雅集》专场拍卖进行哪些针对性的市场调整?
孙皓良:此时此刻需要我们更加专业,更加敬业,尤其在拍品的来源和质量上要求更加慎重,为客户把好关。刚刚结束的香港佳士得秋拍《“千文万华”李氏家族珍藏漆器》和上海工美秋拍举行的唐云旧藏《大石斋藏品》等专场拍卖所取得的大获成功无形中告诉大家,来源可靠的同一藏家的旧藏,由于背景详实,成为市场的绝对宠儿。
在当今鱼目混珠的艺术品市场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藏品的来源。对此《海上雅集》早有体会,并在这次秋拍中征集了数位上海和外省市的老藏家旧藏拍品,为的就是让买家买的放心,藏的安心。在征集过程中,“海上雅集”团队尽可能多的去查阅拍品信息,尤其是出版记录和拍品过往的收藏记录以及同类藏品在拍卖会上的成交记录等等。真正对得起客户在“海上雅集”拍卖场上所付出的每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