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研究基金公司时,基金经理的任期长短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基金经理愿意在同一家基金公司中长期任职总是有原因的,如:公司支持基金经理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所管理的基金表现比较好、基金经理的发展前景比较好、在公司的待遇比较优越等。从另一方面讲,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部因素中触及基金公司的企业文化可能出现了问题;外部因素中,基金公司之间、公募私募之间的基金经理争夺战也早已吹响了号角。尽管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离职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但是从经验来看,如果公司确实好的话,基金经理一般是不会轻易离开的。
最近三年的留职率比较
我们分别统计了2006、2007和2008年的国内基金公司公募基金经理留职情况,看看每年年初的基金经理名单中有多少到年底的时候依然还在名单里面,以此得到基金经理的留职率,这个比率可以显示每年有多少百分比的基金经理留职。
从年度平均基金经理留职率来看,今年的比率最高,为78.43%,2007年和2006年的这一比率分别是68.22%和68.28%,说明2008年基金行业整体留在公募的基金经理相对前两年要稳定一些。与前两年牛市氛围不同的是,今年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转投私募的情况较少;而随着国内不断设立新基金公司以及新基金的不断发行,基金经理在不同基金公司之间流动的现象悄然发生着。
留职率较高的基金公司
以2008年三季度末期统计的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近三年平均留职率最高的是景顺长城、广发和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是90.48%、88.57%和85.22%。其中,景顺长城2008年和2006年的当年基金经理留职率为100%,说明各年度年初的基金经理在年底都没有发生离职,基金经理的稳定性较好。该基金公司在2007年的留职率偏低,为71.43%,当年年初的7名基金经理到年底还有5名仍在同一基金公司任职。投资者所熟知的2006年创造辉煌业绩的明星基金经理在2007年出走私募的现象也在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上演,这也拖累了2007年的基金经理留职率。
规模较大的5家基金公司发行公募产品相对较多,基金经理团队也比较庞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团队的稳定性着实不易,华夏和博时基金公司在这一点上做的相对较好,基金经理平均留职率分别是85.22%和84.75%。其中,华夏基金公司在2008年的留职率相对较高,这也有利于旗下基金投资风格保持稳定、业绩具备可持续性。从今年以来的业绩看,旗下基金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均保持了谨慎的态度,提前大幅降低仓位,规避了部分系统性风险,保证了业绩的相对抗跌性。
关注留职率偏低的原因
造成留职率较低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投资者需要区别对待。
如基金公司在公募与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方面进行基金经理的分配,导致一些基金经理离开公募业务,降低留职率。这虽然会引发投资者对基金短期业绩的担忧,但至少可以说明基金公司正在日益改善靠一条腿走路的局面,逐步拓展经营业务范围。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更换基金经理后基金的投资风格和业绩持续性问题。
又如高管发生变更后潜在的风险——新团队的磨合造成一些基金经理离职。高管(特别是负责投研的高管)发生变更的影响也要一分为二,有些变更后的高管可能使新的团队更具有凝聚力,在公司制度、文化以及投研流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长远来看对公司的发展是一个好的信号。但短期内不可能避免地会伴随阵痛,特别是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磨合可能导致投研团队不稳定。如果发生多个基金经理陆续离职,那么投资者需要高度关注其潜在的风险,这可能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再如换个环境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大发展等一些关乎基金经理个人前途的原因,基金经理为了个人发展而发生的岗位变化也是投资者可以理解的。
最后,受业绩压力影响而选择离职也是原因之一。基金经理年底都要面临考核压力,包括来自公司内部的和外部的(如媒体、投资者以及评级机构等)。如果在公司企业文化中,从股东、董事以及管理层角度更注重考核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短期业绩考核权重相对较低,基金经理可能面对的压力会相对较小,有利于提高留职率。
综述,从基金公司的留职率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力量,留职率高的基金公司通常很少犯大的投资错误。当然,企业文化并不能完全保证基金公司具有最佳的选股策略,但是长期确实可以改善公司的竞争优势。国内的基金公司都非常年轻,基金经理的留职率相对成熟市场而言依然比较低,但确实已经有一些基金公司在基金经理留职率方面作出了比较好的工作,相信这些基金公司长远而言会给投资者带来相对较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