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有媒体开始连载的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自传《滚雪球——巴菲特的财富人生》中,笔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故事,那是关于巴菲特12岁那年的第一次投资。
1942年,巴菲特有了120美元,他把他的姐姐多丽丝招募为合伙人,共同购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3股优先股,一共花了114.75美元。不过这次投资并不顺利,那一年的6月份,市场向下击出低点,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股价从38.25美元/股跳水到27美元/股。多丽丝开始沉不住气,每天的上学的路上都忍不住“提醒”巴菲特:他的股票正在下跌。
在这“大得可怕”的责任下,巴菲特在股票终于回升的时候,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卖出了股票,为他和多丽丝赚了5美元。然而事实证明这才是最让巴菲特后悔的选择——城市服务公司的股价很快涨到每股202美元。巴菲特从中学到了三个教训:第一,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第二,不要不动大脑地急于抓住蝇头小利;第三,在投资他人资金的时候,有人会因他而烦恼和不安。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大的灾难无疑是亏钱,而赚钱则是成功的唯一标杆。只是有些时候,成功或是失败总是需要时间来揭示。什么时候才是应该修改投资策略的时点呢?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大师们总是提醒我们,这一切和账面的损益并无太大关联。
被誉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的彼得·林奇曾经精辟地总结称:一些投资者总是习惯地买入股价上涨的股票,却死抱住股价下跌的股票,这种投资策略如同拔掉鲜花却浇灌野草;同样,卖掉股价下跌的股票,买入股价上涨的股票的投资策略也高明不了多少,因为当前股票价格变化有些时候根本没有告诉我们关于一家公司发展前景变化的任何信息,并且有时股价变化与基本面变化的方向完全相反。
谁都希望自己的基金或股票等理财产品在买入的第一天就一路攀高永不回落,然而不确定性总是伴随着市场和我们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牢记自己的投资成本并每日计较得失可能不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正如富达国际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高级投资经理安东尼·波顿所说的那样:忘记你购买股票的价格,与你支付的股价完全不相关的是心理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