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年终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海外
  • B8:基金·对话
  • B9:基金·对话
  • B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8 12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新华网推出“新华搜索”
    上证报-申万投资者教育全国行落幕
    上证系列14只指数
    将批量问世
    徐乐江:两岸钢铁业合作将侧重四方面
    台湾银行有望获准在大陆开分行
    国办:支持房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台湾银行有望获准在大陆开分行
    2008年12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芳兰
    两岸即将签订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 大陆企业希望赴台投资路径畅通

      ⊙本报记者 吴芳兰

      

      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MOU)时间表排定,台湾银行有望获准在大陆开展金融业务。

      “目前已经排定时间表,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MOU)有望在2009年一季度最迟上半年签订,将为台湾银行进入大陆创造制度性保证。”12月20日下午,以中共中央台办特邀专家身份出席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韩明智透露。

      在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12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两岸金融合作以及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等问题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签订两岸MOU已有时间表

      两岸MOU何时签订一直备受关注,韩明智透露的消息引起了相关人士的热议。

      业内人士预计,台资银行如果能够到大陆设分行,台湾银行业将集体受惠。

      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4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5877个,实际使用台资464.1亿美元。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台湾银行董事长张秀莲表示,目前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办事处,只能拜访客户,收集信息,不能从事业务,目前台资银行已有七家大陆办事处,均已符合升格为分行的条件,正在等待双方签订MOU。记者了解到,台湾银行业早就准备进入大陆开展金融业务。

      而对于进入台湾设立分支机构,大陆部分银行业的态度是:“主要还要看业务的开展情况,目前大陆企业难以到台湾设立公司,因此设立分支机构的实质性作用并不大。”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建议,可在长三角、珠三角、福建以及环渤海地区选点,如浦东、滨海新区、厦门等,设立两岸经贸合作的“政策性、实验性平台”。他说,应加速推进签订两岸MOU和货币清算协议,尽快使两岸资金的双向流动、企业的双向互动、人员的来往正常化,并在此基础上签署两岸投资保护协议,避免双重征税协议、贸易争端解决协议等。

      曹小衡透露,借助“先行先试”,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做相关准备,但最终可能要有关部门的批准。

      

      1300亿缓解台资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一定的通性,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也不例外。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苏来德表示,目前大陆台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在论坛上,台资企业上海神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屠世明,目光一直瞄准国家开发银行的有关负责人。“现在台资企业,除大企业外,中小企业因涉及抵押等问题,融资相对困难。”屠世明说。

      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局局长刘勇透露,2005年该行与国台办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承诺在2006年至2010年向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提供3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贷款,截至目前共向222个台资企业项目发放贷款213.3亿元人民币,已实现贷款承诺的71%。

      刘勇表示,两岸信用体系存在断裂,在贷款中,对台商资信评估困难,又缺乏必要担保,一直在寻求与台企合作成立担保公司,与台金融业合作,打通大陆台资企业与岛内公司的信用连接。

      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开发与创新部副总经理吴钢也表示,因为很多台资企业的厂房、土地都是租借的,很难抵押,我们也在探索创新,已经有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以及供应链融资等创新模式来帮助大陆台资解决融资难问题。

      在21日宣布的10条措施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承诺将为大陆台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新安排13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双向投资”不畅掣肘两岸经贸

      在台资企业谈论融资难时,大陆企业正在积极争取进入台湾。

      联想集团是较早作为“特例”进入台湾的大陆公司。联想集团副总裁杜建华透露,2004年联想并购IBM的PCD业务,接管在台湾的分公司,但当时台湾有关部门用了半年时间审批,最后才以“特例”的形式获得通过,于2005年8月在台湾设立分公司,目前有工作人员约40人。

      杜建华表示,从目前在台湾公司的运作来看,人员不方便,手续繁复且停留时间短暂。台湾主管两岸事务部门对陆资企业定义不明,使相关业务主管单位处理争议时无从遵循。此外,政府采购一块基本不将大陆公司纳入其中。

      “两岸经贸多年来处于失衡状态。”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刘震涛教授表示,除开台湾方面至今尚未允许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外,目前台湾对大陆产品输台也存在一些非对等限制。这种不平衡已经制约了彼此间贸易的发展。

      

      大陆企业希望赴台投资路通畅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台办已于日前出台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鼓励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赴台湾地区投资。

      大陆多家公司也表示有意进入台湾投资。中建公司副总裁李百安透露,正积极考虑进入台湾设立公司。中建公司是目前大陆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也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

      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副司长王晓川21日也表示,今后将支持两岸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进行交流合作。“我们有意与台湾地区企业一起,把现代物流作为两岸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王晓川还表示,将利用老字号企业推动两岸服务业交流。

      据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台湾连锁企业如一茶一座、仙踪林、元祖蛋糕等进入大陆,在过去5年,台湾地区有涉及60多种行业、近200个品牌的连锁店在内地开店近3万家。

      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俊贤此前随北京老字号企业参访团到达台湾,希望将“北京烤鸭”带到台湾,连战为之题词为“日理万鸭”,江丙坤则题词为“鸭冠全球”。但他表示,开店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不仅大陆厨师入台需要工作证,连鸭子也需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