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依靠订单 或是侥幸生存
2008年12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如果市场好,外向型企业的订单也丰富,不需要开拓渠道,不需要接触市场,一家企业靠着不停的流水线作业,也能安然度日。但这是一种侥幸的生存方式。
当市场的厄运来临时,企业主们就会悔之晚矣。他们不了解终端的细微变化,没有对宏观进行细密的分析,他们也最终发现:其实自己对市场缺乏了解,对产品缺乏定位。
生意场,其实也并不有趣,是劳心劳力的一件事情。如果有包赚不赔的买卖,生意人自然也会产生惰性。也许,有一段时间,靠着订单生活会很舒服,但瞬息万变的市场,总归会打破这样的平静。
有人也看到了这种“舒服”中隐含的危险,“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就是其中一位。钱金波认为,“红蜻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遍布全国城镇的1000家自营门面点,外加3000家加盟店。“离开了商道,越来越庞大的制造能力从哪里得到市场信息和感觉呢?”5年前,一家国际连锁巨头公司以超大订单要求“红蜻蜓”转为接单生产,钱金波就是在谈判中才清楚地辨析了接单产业的利与弊。他看到行内这么多厂家亦步亦趋,干脆把心一横,不但谢绝了超大订单,而且把当时已占公司30%产出的贴牌生产,也转为通过自己的渠道行销。现在回头看,“红蜻蜓”尝到了甜头。而如同洲电子这般,入股下游运营商,分享运营商的收费所得,则更是一种高明的手段。
外向型企业,如果仅仅安于作为产业链中不明就里的一环,它的毛利很微薄。这么小的利润空间如何抵挡得住市场的急转直下,更谈不上像好易通这般逆势涨价。 那它的倒下是必然无疑的。
明年今日此时,活下来的外向型企业,必定是那些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有稳固的市场渠道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