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用如此跌宕起伏的惊险考验着每一个中国投资者尚不够成熟的“心脏”。必须承认,中国理财市场在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后,在2008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理财机构如雨后春笋,各类理财产品的设计、创新日臻完善,理财师这个曾经陌生的名词现已以众所周知的群像出现……但是,我们的理财市场还是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各类“大事件”的冲击。市场,总是用冷酷的法则历练参与其中的人们。
从中,我们可以作何解读?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后的投资理财又有怎样的启迪?“钱沿”自本期起,持续三期推出投资理财年终报道,希冀为投资者梳理2008年理财记忆,探寻2009年投资的康庄大道。或许,当我们身处市场之外,以理性的目光来关注这一切时,更能够找到投资理财的真谛。
大事件:零收益
收益竟然为零!年初,一款名为“汇理财”的银行理财产品首先被媒体撕下了面具,随后,接二连三的产品被爆出运作一年甚至更久最终没有收益甚至为负收益的惨状,“收益门”事件自此将银行理财稳赚不赔的心理暗示一举击得粉碎。
在今年初始,本报就接到热心读者对某银行的投诉,表示在证券市场火爆的2007年,投入跟股票表现挂钩的一款银行理财产品的50万元却在运作一年后的2008年1月遭遇了颗粒无收的尴尬。为此,记者特地随投资者前往银行外滩总部进行暗访,并先后在《号脉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 》、《把脉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虚症》、《三叹“零收益”》等文章中对相关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 。
此后的几个月当中,多家银行先后被投资者投诉结构性产品零收益。一时间,上银行讨个说法成为投资者既不愿意又忍不住要做的头等大事。而有些银行为了息事宁人,也采取了包括补偿代金券、将产品延期保证收益等方式挽回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
另外,在某些产品的设计当中我们也发现,国内银行结构性产品的设计还处在较为低级的阶段,很多产品的出炉都是在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而忽略了投资时机的恰当性;还有些产品收益率计算公式复杂难懂,投资者即使仔细阅读也难以捉摸得透;而更有甚者从国外购买价格很低,但是风险极高的期权作为产品基础,稳赚手续费和管理费的银行与陷入其中的投资者,二者处于极其不公平的地位。
虽然产品的收益率不尽如人意是这节风险教育课的主要诱因,但是投资者的盲目和轻信也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话题。
“支行行长告诉我这次的产品收益很高,肯定不会错的,结果我第二天到柜台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抢购了。”当时这位投诉银行的投资者透露了他购买产品时的心情和细节。由此可见,对风险的忽视和对银行的过于信任也是投资者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银行业内人士多次喊冤,银行卖产品不是存款,为什么这么多人就认定银行理财就一定要赚钱呢?
大事件:商品市场暴跌
8月底,一则“张卫星爆仓黄金期货”的新闻,迅速成为国内众多财经网站的头条。张卫星的亏损,源于国际金价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从988美元/盎司急跌逾200美元/盎司的暴跌行情。作为“死多头”的张卫星,在短短10多天的时间内,就因为市场的急跌而损失巨大。
回顾2008年,国际金价在3月17日冲上每盎司1032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后,上演了一出大牛市,随后便出现了回调,最低时跌至每盎司681美元,与高点时相比,跳水351美元。
其实,不止是黄金,金融危机让商品市场在2008一改往日的牛气,开始了其漫漫“熊途”。以投资原油为例, 此前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相关的投资机会,希望能够从油价上涨的背景下投资获利。也因此,众多银行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众多挂钩原油的理财产品。但事实上,当时原油价格高企,已属高位,产品的投资价值也值得怀疑。因此,记者在《高油价下,能源理财也得“悠着点”》一稿中明确提示投资者,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盲目追涨并不可取。
而随后的市场走势,也证实了之前的分析——因为全球石油需求恶化的迹象加剧,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已经跌穿每桶40美元。相关投资产品也由于油价的暴跌,面临收益为零甚至本金不保的窘境。
然而,经历了折戟商品投资的教训,投资者和机构又该有怎样的认识?谨慎、稳健的投资风格,在投资前思考更多,能否真的成为投资座右铭?我们拭目以待。
大事件:理财市场“涉雷”
9月16日,当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的消息传来之际,震惊之余,人们猜测的多是谁将成为金融危机这一多米诺骨牌中倒下的下一个。
但是,国内的很多投资者没有想到,华尔街的动荡不安,其寒意将很快传递到我们身边,甚至来不及喘息,很多投资者就将被雷曼重重击中。
当日,本报记者在华安基金的网站上看到其醒目告示,该告示提示旗下QDII产品“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投资风险。 提示中显示,由于雷曼兄弟下属的雷曼兄弟金融公司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为保本票据之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的发行人,因此在极端情形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无法开放正常赎回业务,而且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也有可能需参与破产清算而无法全额收回,甚至连该基金的存续也将出现问题。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招商银行于2006年11月推出的一款“雷曼兄弟农产品指数表现联动本币产品”也同样难逃此次厄运。该产品投资标的挂钩雷曼兄弟农产品指数,是雷曼兄弟2006年7月推出的“雷曼兄弟商品指数”中的一项,指数追踪农产品期货交易价格,涉及农产品期货有大豆、玉米、豆粕、小麦、豆油、咖啡、棉花和糖。
在本报推出《雷曼破产累及国内理财市场》报道之后,国内媒体跟进调查,发现了更多“涉雷”产品。北京银行两款美元12月期信用挂钩型理财产品,在今年9月17日本是该产品的到期日,若雷曼兄弟在17日之后申请破产保护,投资者也可以拿到6.1%的预期收益。可是,厄运早到2天,致使该产品的本金受到损失危险。
虽然,招行的“雷曼兄弟农产品指数表现联动本币产品”的最后一个观察值在11月13日最终锁定,同时也宣告投资该产品的客户实现了12%的产品最佳收益率。但是其他的“涉雷”产品却没有那么幸运。
当金融危机那么直接地出现在投资中,曾经在理财说明书上出现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等,都成为投资者在日后不得不关注和防范的对象。而面对复杂、甚至充满陷阱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没有经历过如此动荡的金融机构,或许也该思考该在未来如何控制好风险敞口和金融创新的节奏。
大事件:降息中,债券成耀眼“明星”
降息!降息!还是降息!2008年的五次连续降息将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兰小姐是一名“房奴”。2007年刚刚买房的她,一度为不断上涨的银行利息烦恼不已。却在2008年意外地收获了央行连续五次降息的“利好”,“每月还贷的金额将在明年减少很多,关键是心理压力小了很多。”这是兰小姐的感受,也是众多“房奴”的心声。
从9月16日拉开降息大幕,2008注定要成为降息之年。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包括中国央行、美联储、澳洲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多次宣布大幅降息。很多国家降息的幅度之巨,更已远远超过业界预期。
不过,虽然不断的降息加剧了人们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却也成就了2008年理财市场上的一颗耀眼明星——债券。进入降息通道后,债券市场从9月份开始就开始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2008年上半年以来,股市的低迷造就了不少投资者的资金流向债券市场,央行连续降息后,债券类产品迅速在市场“走红”,成为投资者最为青睐的品种。
回顾2008年的理财市场,不论是银行发行的债券类理财产品,还是基金公司发售的债券型基金,都成为众人抢购的“香饽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中旬,今年新发行的债券型基金的合计份额高达885.87亿份,比同期发行的偏股型基金多出325.954亿份!而在牛市中被投资者遗忘的国债,今年也重新显现出其投资“魅力”。排长队买国债的情景,再次在多个银行门前重演。只不过购买者中除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外,也多了很多相对更为年轻的投资者。
然而,债市的高歌猛进,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入市淘金外,也开始慢慢积累投资风险。尽管众多分析认为,直到明年年中,我国依然存在降息的预期。但是业内专家提醒:降息预期的存在,让市场的乐观情绪和投机力量促使债券市场继续上行,再加上目前国内没有对冲机制和工具,所以不排除短期内产生泡沫的可能。因而,债券市场目前存在一定的估值风险,投资者在看到债券市场获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