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年终报道
  • 4:金融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公司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2 2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年终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年终报道
    逆势做强 金融风暴意外催生中国“期货年”
    温故2008
    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张磊:强行减仓制度挽救了期货市场
    客场作战屡次受挫 专家呼吁上市更多新品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张磊:强行减仓制度挽救了期货市场
    2008年12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苗
      ⊙本报记者 叶苗

      

      对于2008年来说,“百年一遇”一词将长久地为人所记住。在这轮商品价格大范围的连续暴跌中,中国期货市场经受住了考验。无论是监管部门、交易所,还是期货公司,行动迅速,果断有效地控制和化解了风险,没有期货公司倒闭和大面积穿仓的现象。回首这一“大事件”,站在风险第一线的首席风险官感触是最深的。为此,本报专访了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张磊,回顾“难忘的十月”,探讨未来的期货行业风控之路。

      

      这轮风险前所未有

      “这轮风险是几十年未有过的,而且是结构性的下跌,是前所未有的。”谈起 “十月暴跌”这个熟悉的话题,张磊笑着说,“这个话题,无论何时都不过时。”

      张磊介绍,当时各个商品价格跌幅都超过20%以上,这已远超期货的常规保证金范围。20%以上是现货交易,20%以下是期货交易。如此风险对于期货市场来说是巨大的。“回想起来,感觉真的是风险格外大,这是近十年的期货市场前所未有的。”

      其实,张磊的回忆,已经被时间冲淡了一些,当时许多商品跌幅都在30%以上,个别超过40%。

      “虽然我们的客户绝大多数持的是有利单,但当时也有四五万元的多单,这部分单子我也担心过。”张磊说,因为事先从客户的风险结构做过分析,对每个客户具体风险承受能力也提前做出处置,所以心里对这部分单子也有一定把握。“风险是比较大,但并没有到非常恐怖,无法承担的地步。”

      事实上,在节前,张磊和公司就做了一些预防。“对于长假来说,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针对境外市场和国内的联动性越来越强,对于一些风险比较高的品种大幅提高了保证金,基本上保证了出现三个停板后客户不会穿仓。”张磊说,这个工作做得比较早,基本上在放假前一周就发出了相关通知。客户也非常理解配合。

      最为紧张的节后三天里,张磊回忆说,强平、处理、追保等程序都进行地比较顺畅,“整体压力是有,但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整体来说,前两天过后,大客户的风险算是化解得差不多了。后面的话,虽涉及的客户比较多,但所涉的资金量就比较小了。

      三天过后,跌停板陆续打开,张磊身上的压力也顿时减轻,“来回震荡其实不构成太大风险,怕的是流动性丧失。震荡本身倒是把风险化解了。” 公司随后以对有风险的客户预警和跟踪为主,主要是针对个别客户进行跟踪,也通过一些数量模型算出哪些客户有潜在风险,然后提前进行一些风险防范的措施。

      “事先也没想到,全国的客户穿仓都那么少。”张磊感慨,未料到客户的成熟度、信用、承受能力有了巨大提高,简直是有了质的飞跃。而对整个期货市场来说,监管层、交易所、期货公司对风险的主动控制很积极,采取了多种合理的及时的风险化解方法,这对于本轮危机的化解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该感谢强行减仓制度

      回顾这轮暴跌的“安度险滩”,张磊觉得最该感谢的还是强行减仓制度。

      “有一些争议,有人说导致了一些赢利的客户不能继续持有,但强减在挽救整个期货市场的信用上起了重大的作用。”张磊说,目前的风险环境和客户资信情况并不十分成熟,中国期市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强减在挽救整个期货市场的信用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这个市场存在的基础是信用,一方客户如果已经没有信用了,这个市场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张磊说,如果任由一些客户穿仓,或是置之不理,实际上意味着信用的缺失。而信用是期货市场存在的核心基础,没有信用期市就不存在了。“如果大部分客户都出现违约情况,这个市场就应该关门了。强减虽然是非市场行为,但从维护客户信用上说,有中国特色的强减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风险处置手段。”

      在目前状况下,期货公司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还不是非常了解,而且客户违约成本并不像国外那么高。真的违约了,也并不一定会给他带来太多的损失。国内整个信用体系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说,强减制度实际上也帮了期货公司大忙,而且应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风控本质上是市场行为

      暴跌之后,未来的风控之路如何走?张磊表示,从深层次上思考,风控既要符合监管要求,又要考虑市场需要。

      “期货公司在做风控的时候,也有一个行规。”张磊表示,期货公司是在风险和市场之间做一个平衡性风控,如果风控过分严格,可能也就没有市场了。站在期货公司角度,它要同时面临监管要求和市场要求,在其中寻找一个合规的风险处置原则,进行灵活的掌握。“比如A公司砍仓很严,B公司很松,那么客户都到B公司去,这种情况不难想象。”

      张磊表示,这次风险出现并不偶然,实际上过去在市场较小时,许多公司不得不牺牲一些风控的要求,去迎合市场。这种做法从长远来说不好。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大风险,行业里也能把风控要求提高。“目前行业规范反倒能起更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各家公司要探讨,如何把这种规范从松弛转向严格。”

      “这个行业的现状是,客户少,期货公司多,做市场的话语权高于做风控的。”张磊说,“风控从根本上说,是由期货市场的现状决定的,它这不仅是规范问题,而是市场结构问题。如果客户的数量有大幅提升,我们行业对市场风险的要求可能自动会提高。”

      张磊表示,风控本质上是一个市场行为,它有着更深层的市场结构问题,还有待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