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年终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2 2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汽车周刊
    2009中国汽车业的希望与机遇
    各国出招解救汽车业
    节能重组 转危为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节能重组 转危为机
    2008年1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记者 吴琼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国内19家重点汽车企业前11个月共计实现利润630.27亿元,同比增长7.4%;但与1月至9月相比,1月至11月的利润水平锐减了9.63%。10家企业利润同比下滑,2家企业出现亏损。

      12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依然不乐观。汽车业怎样才能拯救自己的命运?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企业们正集体进行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温家宝总理则明确表示:要进行兼并重组。

      

      “绿动未来”

      继2007年上海通用汽车率先提出“绿动未来”,今年下半年中国汽车业骤然加快了生产新能源汽车或小排量汽车的步伐。

      12月15日,比亚迪推出了中国首辆正式上市的双模电动车F3DM,售价为14.98万元。此前,奇瑞汽车的弱混动力车型、长安汽车的杰勋HEV混合动力车、吉利汽车的双燃料车均陆续下线。与此同时,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也大力研发新能源系统,上汽集团更是拟拿出20亿元投资新能源汽车。

      尽管如此,各大企业也都深知,新能源汽车可能在未来20年后才能进入商业化,中短期内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短期内实现产品结构调整还需从小排量汽车做起。

      近日,上海通用逆势扩建(沈阳)北盛汽车新工厂,未来将生产紧凑型雪佛兰科鲁兹。上海通用汽车希望借小排量汽车实现二次发力之意图相当明显。

      对于中短期或者更长远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清华大演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建议:每年将不超过1000亿元的燃油税收入,单独成立基金,以支持汽车业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主要鼓励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此外,国家财政部经建司司长王保安则透露,今后财政部将对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直接进行财政补贴措施,并通过税收政策的方式,从生产和使用环节对新能源车的发展进行支持。

      

      鼓励兼并

      在企业考虑常规的产品结构调整时,高层则将视线投向了“兼并重组”。

      在长安汽车集团徐留平提出“鼓励微型车下乡、开发新能源汽车”等建议后,温家宝总理当时又加上了一条:“要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加快改革步伐。”

      2007年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至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要形成一到两家年产200万辆以上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形成几家年产100万辆以上的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其余的数十家中小汽车生产企业,尤其是年产销不足10万辆的小型企业,将被收购或重组。

      安信汽车分析师孙木子分析认为,汽车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性行业,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产销量过低、产能空置率过高均会导致企业的严重亏损。

      但时至今日,由于地方利益和其它多种因素,产销量不足10万辆、产能闲置率极高的小型汽车企业仍然无法顺利地被重组。今年上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东风汽车拟收购昌河汽车一事,最后也因新中航集团高调宣布进入汽车产业而不了了之。

      12月15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央企要抓住境内外资本市场调整机遇,加快控股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合,已实现部分资产上市的企业,加快把优良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主业板块或集团整体上市。

      央企重组的号角已经吹响。这对于汽车央企的重组或上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