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年终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2 2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正视“减持”带来的压力
    股指期货概念
    尾盘异动难改弱势
    关注1889点得失
    多空对决
    行情仍将反复震荡
    今天有望绝地一弹
    连阴走势主导收官行情?
    别忽视基本面分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正视“减持”带来的压力
    2008年1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康洪涛 国元证券投资咨询总监
      ⊙康洪涛 国元证券投资咨询总监

      

      08年的A股交易即将落幕,如此低迷的行情,除了金融危机的天灾之外,A股市场的大小非问题无疑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本周是一个解禁洪峰,如在海通证券(600837)22.29亿股的带领下,2008年最后几天将迎来131.99亿股的解禁潮,占12月解禁股总量的51.97%,解禁总市值为1308.09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2.6%。笔者认为,对于这一因素短线给大盘形成的压力我们决不能低估,但从中长期看,过度患有“大小非”恐惧症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客观的正视压力带来的结果。

      

      海通领衔解禁高峰

      11月21日,海通证券定向增发产生的12.89亿股限售股上市,旋即引发了海通证券连续三个跌停,如今伤口尚未舔平,在2008年最后几天,海通证券还将迎来解禁高峰。虽然我们通过K线图看,经过前期暴跌与周二周三的调整,海通证券的股价已渐趋合理,但更大考验在12月29日,届时,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52家股东共计持有的20.69亿股限售股将上市流通。如果按目前的公布信息来分析的话,后一批解禁股股东具有持股成本低、分散的特点,平均成本大概仅为约1.44元/股,若以周四收盘价计算,这52家股东已有逾5倍左右的获利,可见减持已成必然,对于短期大盘而言无疑是加大了震荡的因素。关键是除了海通证券外,长江证券(000783)和太平洋(601099)这两只券商股也将陆续迎来巨额解禁压力。12月27日,长江证券5.94亿股股改限售股解禁,该股流通盘将由2.62亿股猛增至8.56亿股;随后,12月29日太平洋2.24亿股首发限售股解禁,这将使该股流通盘一下扩大5.3倍。另外担忧还来自于中国太保(601601)。昨日,中国太保有15.81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而这些解禁股分别由216家法人股东持有,目前该股的流通盘仅为10亿股。据悉,这其中有10亿股成本是在2.5元/股以下。综合以上,我们从盘面也可以看出,尽管目前政策暖风频吹,但除了基本面数据因素以外,限售股解禁的压力,对相关个股以及市场短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影响致使市场短期内要出现一轮较大级别的上涨行情的希望基本没有,预计年底前多空博弈的走势仍将持续,尤其是对于1800点的争夺还将有反复。

      

      “大小非”减持暗流涌动

      据统计,12月共有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国有大小非减持公告,共计减持3555.08万股。其中,中恒集团(600252)、福日电子(600203)以及中纺投资(600061)的国有股东在12月共计减持1569.3万股。根据天相投顾于12月15日发布的国有“大非”减持增加报告中指出,从减持股东的性质上看,国有限售股的减持比例明显增加。12月的第二周,国有“大非”的减持数量达到1392.60万股,占当周总减持量的14.49%。截至目前,这一减持数据仍在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前期反弹后,较为理想的收益率使这部分国有大小非仍然有一定的减持意愿。出于对后市的谨慎看法和对现实投资收益的考量,投资者有理由认为现在抛售或许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但从前期统计的国有大小非减持情况来看,作为大股东角色减持的情况较少,作为持股比例较低的财务投资者角色而减持的国有股东较多。这种减持虽然给予市场提供了一个施展压力的预期,但我们认为,这种减持对市场的影响应更多存在于心理层面上,随着基本面情况的改善,以及政策累积效应的显现,市场对减持行为的反应将不断弱化。所以我们在目前除了密切注意政策面的变化外,还要关注市场能否确立前期的有效支撑,从而等待市场阶段性拐点的出现。

      过度恐惧不可取

      从总体来看,目前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资金面也在不断改善,对于部分小非减持完全可以承接。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只有13.6万亿元,流通市值不到5万亿,也就是说即使现在大小非完全解禁,股市流通市值也只有13.6万亿。而在去年指数处于最高点时,两市流通市值就接近过10万亿,与现在的总市值相差已不太多。这表明只要有信心,证券市场不会缺资金,市场完全可以承接部分小非的减持。最近资金面也在不断改善,中国证监会尚福林主席近日就表示,要提高险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入市比例。而新基金的获批、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的开闸,都会给市场带来新资金。近期老基金主动出击开始净买入,本月初平均仓位已回升至70%以上,也是市场信心的表现。

      因此,笔者认为大小非的解禁和减持对于市场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不必过于夸大,患上“大小非恐惧症”更没必要。要学会波段操作,灵活面对市场的热点转换和压力,更为关键的是利用市场的反复来为来年做好仓位调整、转换个股的准备。总之,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下,我们既要正视大小非解禁给市场带来的压力,也要贯彻波段的投资策略,这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