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年终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2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适度通胀或是启动内需有效途径
    煤电之争背后
    有深层结构性矛盾
    把内外需并举提到了战略高度
    油价到底还会跌多久?
    美日救助汽车业对中国的启示
    18亿亩耕地是中国粮食安全屏障
    美国商场失窃猛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适度通胀或是启动内需有效途径
    2008年1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傅 勇
      上证观察家

      启动消费,还需要更加宏大并且可以持续的计划,这些计划都需要扩大财政支出。在此情形下,适度通胀能够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还能对某些消费领域产生直接的刺激。通过制造适度通胀的办法来启动内需、扩大消费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激进。因为,放出多少货币,毕竟还是在央行掌控之下的。

      傅 勇

      自4万亿投资方案公布之后,有关促进消费的一揽子措施就成为各界下一个热盼的政策热点。其后的确不断有鼓励消费的针对性措施出台,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类似投资方案的一揽子框架措施。不过近日有了进展。国务院日前在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具体举措,其着力点放在了理顺城乡流通体制上,同时也要求注意培育新的消费点,以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这些措施当然是必要的,但力度可能还不够。搞活流通能够减少市场摩擦、提高交易效率,进而刺激消费市场活跃。不过,消费归根到底是“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消费需求”。 要想增加消费,最根本还是要增加家庭的可以持续的真实收入。要做到这一点,十分艰难。凯恩斯主义倾向于认为,消费多少取决于家庭当期收入的高低,也就是说,如果政府在萧条期能一次性提高家庭收入,那么消费也就会出现跳跃性增加。

      然而,消费其实相对稳定,难以刺激。经济学家发现,与当期收入相比,持久性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更重要因素。理性的家庭都有平滑其长期甚至一生中消费水平的倾向,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大起大落。这意味着,成功地刺激消费的政策,应该能够提升城乡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如果仅仅是一次性的收入增加,老百姓会想着分在各个时期消费,因而对当期的消费启动帮助不大。这也就是通过发行消费券很难真正扩大消费的理由。

      启动消费,还需要更加宏大并且可以持续的计划。政府应该考虑出台持久的利好,如实行结构性减税,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以及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等等。从现代消费理论来看,坚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仅是政策目标,实际上也是刺激消费和“保增长”的政策手段。

      可问题是,这些计划都需要扩大财政支出,在保持财政平衡的条件下,不可能做这么多事情。以福利主义著称的北欧经济体在很多方面的确是成功地做到了让家庭没有消费的后顾之忧,但这是以高税收为前提的。所有福利国家都有着很高的边际税率,唯有如此才能具有大规模让利于民的财力,也使得即便是在萧条时期,政府购买仍然是商品市场购买的主力。

      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实行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随着降息空间的减少,这将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美国史无前例地进入了零利率时代,美联储将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除大规模直接购买国债外,美联储还将向特定领域如房贷和消费市场注入流动性。随着日本央行将利率降至0.1%,印钞机将重新启动。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衰退期间,伯南克就曾建议日本央行大幅增加国债的购买数量,即便在货币政策效果不彰的情况下,伯南克依然极力主张日本政府大力推行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实际上在七年前就已经开始实行所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大致含义是:在借贷利率已然位于或接近零水准时,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资金以刺激借贷和提振经济。在维持零利率两年而经济依然不振后,日本央行从2001年3月起便通过向银行系统注入超额准备金试图启动经济。

      当价格机制(降低利率)受到限制时,数量机制(扩张货币供应量)还值得尝试。当然,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决定。在此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衰退的时间是否足够长,只有是中长期的衰退,制造通胀才具有可行性,其次要决定何时结束这种激进的措施。

      现在各国打开货币供应闸门的时机看上去已经成熟。笔者相信,中国也正面临同样的选择。日前公布的“金融30条”已明确将高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当货币供应量明显超过名义GDP增长时,实际上就意味着将会出现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因而这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放松货币制造适度通胀的决定。

      适度的通胀能够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对家庭来说,当预期物价将下跌时,推迟消费是理性的选择,而当扩张货币供应量引发了通胀预期时,家庭就更有激励扩大当前的消费。对企业也是一样,当物价上涨的预期形成后,推迟投资也不再有利可图。并且,当企业看到产品涨价后,将会扩大生产,这将增加产出和就业。

      定量放松的货币政策还能对某些消费领域产生直接的刺激。就像美联储可以有选择地向房贷和消费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样,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向农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进出口信贷和消费信贷等领域注资,来有针对性地启动内需尤其是扩大内需。

      通过制造适度通胀的办法来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没有看上去那么激进。其实,放出多少货币,还是在央行的掌控之下的。另外,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鼻祖马尔萨斯给出的原始(或曰原创)的解决方案是,社会需要维持一个食利阶层来消费掉剩余的商品。比起马氏这一建议,还是通过扩张货币来制造需求更容易为人接受。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财经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