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年终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2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年终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年终报道
    震荡上行 2008年债券市场“熊转牛”
    明年信用产品或将唱债市主角
    “零收益”蔓延 理财市场遭遇滑铁卢
    2008年债市大事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零收益”蔓延 理财市场遭遇滑铁卢
    2008年1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金苹苹
      ⊙本报记者 涂艳 金苹苹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令投资市场上也到处是凄风苦雨。金融理财领域,各类理财品种受到大市的影响,收益频频告急——市场上不断曝出的“零收益”事件、产品遭遇清盘抑或收益不断下滑……都成为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惨淡现实。

      2008年,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因为结构性产品大面积的“零收益”怪相,而让很多投资者对银行、对银行产品和银行理财师的看法发生180度地大转向。银行不再成为人们眼中只赚钱不亏钱的安全门,而与此同时,投资者们也亲历了一场理财的生动教育课。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对2008年的金融理财市场发展做一简要梳理。

      

      关键词一 “零收益”

      可以说,2008年证券市场牛熊转变恰恰成为了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的直接导火线。

      追涨杀跌是投资者惯犯的毛病,在大牛市当中,一些挂钩股票表现抑或打新股的产品孕育而生。起先,这些产品收益颇丰,让投资者尝到了甜头。从社科院的相关报告中我们发现,2007年打新股产品超过150只,占人民币股票产品的47%,而其他联接股票类资产的人民币产品也占比高达46%。2008年初,一款名为“汇理财F1、F2、F3”的与几只股票表现挂钩的产品被曝光运作一年的收益竟然为零!而之后“零收益”产品就如瘟疫一样四处蔓延,几乎所有商业银行同期与股票挂钩的结构性产品均出现过类似问题。

      从对问题产品的事后跟踪我们发现,“零收益”事件暴露的不单是证券市场行情突变的风险,更直接的原因在于银行的道德风险。比如,国内很多银行产品都是直接从国际投行或者银行手中直接购买,抑或国内银行自制的仿制品。很多产品设计得不仅复杂难懂,而且可以从中看出设计或引进人员对投资者利益相当冷漠。有一些产品在去年9月甚至10月份股市高点推出时的产品设计竟然和牛市启动之前一模一样,是银行过高地估计了这股“牛气”还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对冲风险能力?错误的时间点也让很多投资者最终没有见到所谓的预期高收益率的影子,这也正暴露了银行一味迎合市场需求的弊端。

      

      关键词二 QDII迷局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和蔓延,去年受到市场追捧的QDII产品,也未能幸免。统计资料显示,截至记者发稿,商业银行发行的253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4款,亏损率高达约98%。而基金系QDII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截至12月11日,除了海富通中国海外QDII基金净值还保持在1元以上,其余的QDII基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从这些QDII产品的投资方向来看,投资对象主要是海外高风险资产,并开始形成以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伴随着监管层对QDII在投资市场和投资领域的放宽,QDII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也在逐步加大。

      出海不久的各类QDII产品,遭遇到金融风暴的这波巨浪,投资步伐明显蹒跚。投资者也因此受创严重。以某银行“港基直通车”产品为例,这款命运多舛的QDII产品,在涉足香港市场不足6个月,就由于所挂钩的标的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触发50%水平止损下限,而导致产品被迫清盘。而随着危机的加剧,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又让国内理财市场上的QDII产品再次陷入窘境。

      而市场的持续动荡,也加剧了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期,投资期限较长的QDII产品,也因此陷入发行停顿期,临近年末,与2007年市场上投资者争相认购QDII的火爆相比,作为一种投资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QDII已经不再被投资人青睐。

      关键词三 投资者教育

      对于投资者的抱怨和媒体的轰炸,各家银行也纷纷表示了无奈和委屈。毕竟,虽然卖者有责,但是买者也要责任自负。“在行情不佳时,没有人相信你说的话;而在大牛市中,怎么说顾客都会对你十分推崇和信任,关键在于顺势而为。”一位外资行理财经理曾经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值得反思的是,在这堂生动的理财启蒙课里,投资者又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呢?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古训似乎在告诉我们,没有永远赚钱的产品,也没有永远说错话的理财师。毕竟,银行在我国作为最大的金融机构,在普通老百姓当中历来享有金字招牌,任何一家银行都不愿意用整座银行的信誉换取蝇头小利。而理财师作为其中的一分子,虽然面临市场份额的压力,但也有对于职业道德和利益的挣扎和反思。在投资之前,如果能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的基本要素有更加明确地把握,而非跟风拥抢,这些连包装都很难看的问题产品或许就会因为募集不成功而早早退出市场。

      希望在接下来的2009年,在投资前,投资者能够将2008年的风险教育铭记于心,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