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延伸到新年年初的西泠秋拍,有一个新专场,那就是“历代供石”专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专场的估价。由于这是拍卖场上的新品种,没有现成的价格体系可以参照,因此其估价就很值得关心了。
玩石头,在中国古代有悠久的传统,属于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的一部分。在宋代,甚至发生了皇帝爱石头不爱江山的事,“花石纲”的苛政引发了农民起义。但是,这个传统到今天已经被严重破坏。目前国内的赏石圈,大多只从石种、材质、象形等角度玩新石头,与古代供石尤其是中国文人的趣味没什么关系。如今西泠在国内首推供石专场,就是放在“文房雅玩”系列中的,其回归文人传统的意图十分明显。这样一来,这批石头的估价,也就和国内一般的赏石圈相区隔,其市场价格也就与那些新石头没什么关系了。
那么,老石头的价值如何判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影响价值判断的要素,拍卖行的员工与行业专家看法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共同点是:他们都强调老石头的文化内涵,强调其价值判断的特殊性;同时,他们也把目光都聚焦到老石头作为古董把玩的年代的判断。分歧在于,专家更强调年代判断的困难,因此提出建议,年代判断是否可以模糊处理,除非有确切的证据,一般不标注年代。这是因为供石的年代判断缺乏客观的实证。在他们列举的影响老石头价值判断的要素中,底座、铭文、包浆等,都与年代判断有关。专家更强调,这些因素都可以人为地改动,因此造假的可能性大,很难提供确切的证据。
影响价值判断的另一个因素,则是过去的拍卖纪录,因为今年春拍香港苏富比曾经拍了一个赏石专场,14件老石头除一件未成交外,共成交1839.22万元,平均每件成交价达110万元,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有5件,成交价最高的“元·玉山璞·黑灵璧石”更高达384.75万元。不过,圈子里的人却认为这个拍卖纪录不足为训。西泠这次的估价,有的最低估价不到万元,最高的是“墨玉通灵”45万到60万元,估价为15-18万元之间或者更高的拍品仅占1/5,显然,他们正在小心翼翼地探寻这个新品种的价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