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金融·证券
  • 5:焦点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公司巡礼
  • A3:开市大吉
  • A4:观点·评论
  • A5:特别报道
  • A6:股民学校
  • A7:专版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年终特刊·十大新闻
  • B3:年终特刊·封面文章
  • B4:年终特刊·基金业绩
  • B5:年终特刊·基金投资
  • B6:年终特刊·营销
  • B7:年终特刊·创新
  • B8:年终特刊·QDII
  • B9:年终特刊·私募
  • B10:年终特刊·专户理财
  • B11:年终特刊·人事变动
  • B12:年终特刊·互动
  • B13:年终特刊·互动
  • B14:年终特刊·排行榜
  • B15:年终特刊·排行榜
  • B16:年终特刊·展望
  •  
      2008 12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公司巡礼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公司巡礼
    立足公用事业 服务社会大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立足公用事业 服务社会大众
    2008年12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锐
      “论服务社会大众、创造和谐生活,大众公用应该更加具备天然的优势——公司的城市交通、城市燃气和市政环境等主营业务均凸显出公司为股东、员工、大众、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公司寻求的是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核心主题,并将用‘善己身、济天下’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企业公民意识,致力于创造和谐企业、和谐城市、和谐社会。”在大众公用上市十五周年之际,董事长杨国平先生用这样简短的话语,概括了公司上市以来所走过的发展之路。

      ⊙李锐

      数次“率先”创造的辉煌

      大众公用十五年的资本市场之路并不平坦,是历经了数度风雨中的坎坷与泥泞之后,才终于确立了如今这样一个“领先的城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商”的战略发展愿景。回顾公司所历经的产业持续扩张和业务不断调整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公司用屡次的“率先”所创造的奇迹,是站在持续发展的高度来主动承担一份厚重的社会责任。

      公司的第一个“率先”,是作为业内第一家上市的出租汽车股份制企业开始的。

      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2月24日,其前身浦东大众是作为大众出租的上市试点企业出现的。初创时,公司只有100辆出租汽车,主业归属于出租汽车服务行业,面对的是一个行业规范严重缺失的出租汽车市场。但是公司顺应时势,采取加快凝聚力工程建设、完善车辆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等举措,以“扬手即停、上客问路、电脑计费、合理公道”的服务方式在申城刮起“红色旋风”,在一举拉开上海出租汽车行业市场化改革序幕的同时,也确立了公司在浦东出租汽车行业的“龙头”地位。

      公司的第二个“率先”,是用其迎难而上的魄力,首开了当年资本市场同宗公司资产重组案例的先河。

      为了充分发挥公司的规模效应,避免关联交易,增强竞争能力,减少管理层次,集中精力拓展其他公用事业业务。1999年4月,经公司董事会讨论,决定将浦东大众的出租汽车经营业务与上海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进行集中管理,联合办公。同年5月,浦东大众将其1000辆桑塔纳营运车辆及对上海浦东大众公共交通公司和交通大众客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认购大众交通定向增发的1400万股股份,并一跃成为大众交通的第一大股东。东西大众的资产重组,开创了同宗合并,资产重组的新思路,是一次实现两公司“双赢”的新举措。该重组案例,被评为1999年十大经典重组案例,受到广泛好评。大众公用从此拥有大众交通20.76%的相对控股权,从而保持在交通运输业中每年有一块稳定的投资回报。

      公司的再一次“率先”,是和公司一直追求的“核心主业”息息相关的。

      “对创业投资的探索必须要以实业做支撑,除了控股大众交通之外,公司对于公用事业方面的项目拓展从来就没有停止过。”2001年,就在业内普遍看淡积弱已久的燃气行业之时,大众公用却慧眼识金,率先与上海市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合资成立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公司占50%股份。大众燃气是上海燃气行业首家实现资本结构多元化的燃气骨干企业,也是全国大型城市中首家进行市场化改造的燃气公司。公司拥有上海燃气销售市场约40%的市场份额,在上海市区的7个行政区设有办事处,管理154.8万户家庭和单位燃气的输配、服务和发展,拥有长达5500公里的地下管网和三座公称储气总量达190万立方米的大型燃气储配站。“这个产业受政府鼓励和保护,而且从长远看,凡是公用事业的回报都比较稳定,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现金流又好,有较强的利润挖掘空间。所以,燃气行业随即被确定为除交通运输之外的公司第二个利润增长点。”在潜心经营之下,大众燃气很快从亏损状态转变为年盈利逐级攀升的格局,大众公用得以成功进入能源行业,这也是公司自1999年资产重组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整合转型。这次脱胎换骨的改变,使公司的战略性发展获得了巨大空间,强化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标志着公司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经营企业,成功转型为以投资交通运输、城市燃气和创投行业为主的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对于公用事业产业、创投产业两大投资领域的投资、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公司2002年度报告的行业数据中,公司工业类主营业务收入为3449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为209万元;商业类主营业务收入为103531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为8298万元;服务类主营业务收入为21852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为7406万元。公司亮丽转型后的经济效益已突现无疑。

      2003年5月,为适应全新主业结构,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次转型真正为公司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也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城市交通产业、城市燃气产业、市政环境产业等城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产业的企业战略。如果说第一次转型是带有一定尝试性探索的话,那么这次转型就是具备理性意义上的回归。”公司总经理陈靖丰表示,大众燃气品牌服务不但向崇明、松江、奉贤等上海郊区扩散,而且已经走出上海,辐射南通、南昌等城市,通过在当地投资控股燃气企业,大众燃气将领先的服务理念和生产技术手段应用到日常的经营和管理中,为当地人民提供优质服务。

      四大板块构建和谐产业

      “公用事业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大众公用以交通运输业务起家,又涉足燃气产业。今后的发展,依旧会将主营业务锁定在公用事业这个范畴当中,稳定的收益毕竟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杨国平表示。

      2004年7月,大众公用投资近10亿元建设上海黄浦江翔殷路越江隧道之一,该工程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用盾构法施工并建成通车的隧道之一,也是唯一东西贯穿并跨越浦西和浦东快速道路的重要枢纽。2005年建成通车后,大众公用拥有其25年的经营权。2007年该隧道总车流量为2042万辆次,2008年1-9月总车流量1846万辆次,平均日车流量增长20%。该工程亦荣获上海市市政金奖;2005年底,大众公用又斥资1.22亿元受让位于上海嘉定区的上海嘉定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全部资产。该污水处理工程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日处理污水能力5万立方米,已投产使用,二期工程设计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大众公用于2008年6月底建成并通水运营,三期工程计划于2010年前后建设。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可达到日处理污水25万立方米,服务范围3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4万人。运营至今,上海嘉定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6368万吨,削减COD15285.32吨,该工程也于今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2008年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优秀运营单位”荣誉称号。同时,大众公用最大的异地投资项目——杭州市萧山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项目已于2006年底竣工并移交萧山区政府,服务范围为萧山东部11个乡镇和两个工业园区,总规划处理能力为100万吨/日。运营至今,萧山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13800万吨,削减COD排放量11.74万吨,约占萧山全区COD总削减量的69%。该项目荣获2007年度杭州市市政金奖,2008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此外,公司投资建设的江苏省常州市常焦路建设项目、上海市金山区体育场建设项目也已进入稳定的投资回报期。

      有了公用事业带来的稳定现金流,大众公用将目光放得更远——“以公用事业为基础,再用创业投资来提升公司内在价值,这是公司自转型以来始终遵循的的发展路线。”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于管理层这一经营理念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公司主要通过“一主一辅”的模式来做大做强,“一主”是公用事业,盈利稳定,并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一辅”是创业投资,能为公司带来超额回报,也是公司得以跳跃式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大众公用开始抓住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拓展拟上市公司股权、金融类企业股权的投资。“创业投资看准的是未来,一方面可以分享中小企业高增长的果实,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公司价值。”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控制或有风险,大众公用所有的对外投资主要把握投资回报、产业政策、行业熟悉度、与公司主业相关性等原则。对于已投资但上市希望不大、有不确定性的企业,公司会在经过仔细评估分析后,通过相关协议安排选择退出、转让以及停止参与等方式将风险降至最低。大众公用于2000年斥资3.36亿元拿下国内最大的创业投资公司之一——深圳创新投资集团20%股权,为其第二大股东,理由就是因为看中了其良好的投资前景。“虽然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经济和创业板的推出进程,但深创投手中持有的多是由当地市政府推荐的优质企业股权,所以风险还是相对可控的。”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深圳创投和大众公用均对自己投资的目标企业加强了跟踪力度,避免由金融危机带来的不确定后果。

      此外,大众公用还直接参与了一些PE投资,先后出资持有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8%股权、上海飞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4%的股权、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3%股权、福建华威汽车运输集团公司8%的股权。其中参股的电科智能公司是由上海电科所(集团)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事业部改制而来的一家以提供智能交通(交通信息化)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了目前上海市90%以上的智能交通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建设,现有市场已经扩展到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参股的上海飞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智能交通行业的佼佼者,其产品已跻身智能交通行业的前列。在金融股权投资方面,大众公用也陆续做了一些尝试。公司持有兴业证券2600万股份和新世纪基金公司22%股权。与凤竹纺织、宁波韵升等八家公司参股设立了上海兴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隧道股份、强生集团等八家企业共同投资收购上海杭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手中现有的项目均具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至此,大众公用已经基本确立了发展城市交通产业、城市燃气产业、市政环境产业等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产业和金融创投产业四大板块齐头并进的企业战略——交通产业是公司的优势产业,其核心企业大众交通麾下拥有“大众出租”、“大众租赁”、“大众物流”等众多品牌企业,并在全国各地设有10个连锁公司;燃气产业是公司发展的核心产业,核心企业大众燃气是一家集燃气输配、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燃气运营企业,占上海燃气销售市场约40%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20亿元左右;市政环境产业是公司成长迅速的新兴产业,在投资的隧道、公路、场馆设施、污水处理领域中,所有项目均已进入投资回报期;金融创投产业是公司近几年抓住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而大力拓展的投资领域,该产业板块已经成为公司除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产业外的有效补充。

      积极倡导“一切为大众”

      多年来,大众公用一直以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力求保护全体股东的利益和维护上市公司的独立性。“一切为大众”是公司始终积极倡导的治理文化,也是公司在长期的公用事业经营领域中,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所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和人文精神。

      说起大众公用的管理创新,还要从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说起——大众公用的第一大股东仅以20.34%的股权比例相对控股,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仅8.15%,公司股权结构极其分散,除前两大股东外,其余股东的持股比例均较低。基于这样独特的股权架构,公司采取了倾向于英美市场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在建立并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的时候,特别注重约束、规范公司管理层的职权范围,以及权利行使的程序。公司通过体制、制度和机制三个方面来保障公司治理的规范与完善,以《公司章程》、《重大决策实施管理办法》、《重大投资决策实施管理办法》、《重要人事推荐、委派、聘任管理办法》、《大面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五大基本制度为主线,将董事会、经理层的决策范围、决策权限、决策流程予以明确界定并分级量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投资控股型公司的管理特点,构建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主要涵盖投资决策、财务管理、人事考核、跟踪审计四大方面。总而言之,大众公用以五大基本制度为纲、四大内控体系为目,通过一整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执行规范,保证了大众公用在股权结构分散,股东约束力弱化,同时业务模式又要求赋予经理层较大权限的情况下,一直能够较好地保证公司的治理水平长期处于比较规范的层面。这也是公司在上市以来能够获得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维护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制胜法宝。公司治理水平始终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4月公司被中国证监会列为全国首批开展上市公司专项治理活动的10家上市公司之一,同时也是上海辖区唯一入选的上市公司,并且是全国上市公司中第三家顺利完成该项工作的公司。2007年底,公司被中国证监会挑选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全国17家主发起人之一,充分表明了公司治理水平与市场形象得到了证券监管部门的认可。

      对于投资者普遍关心的外部治理机制上,大众公用始终非常注重主动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如:公司的审计机构除了对公司进行年度的法定审计外,还聘请其对公司拟投资的重大项目进行独立咨询,提供专业的财务意见;作为公司经常性财务顾问的证券公司投资部门,从公司IPO起双方就长期合作,证券公司投资部门经常将监管机构的最新要求及时与公司交流,帮助公司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审计机构、投资银行、执业律师、评级公司,这些独立的专业机构积极介入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有利于形成中介机构约束机制,在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上的监督作用十分明显。

      公司管理层始终明确的一个观点,就是“资产和业务是体现公司独立性的基础保障”,也就是因为这个理念,所以股份公司才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得以茁壮成长。“早在公司上市时,大众系的资产和业务就全部安排在大众公用和大众交通两家上市公司中,大众公用的第一大股东仅是一家管理型公司。这种资产和业务全部安排在上市公司的体制,从根本上切断了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在日常生产经营上的往来,确保了上市公司完全符合公众公司独立性的要求。而大众公用和大众交通由于都是上市公司,所以两家公司日常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全部公开透明,身为大众交通控股股东的大众公用同样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和全体股东的监督。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众公用董事会共有九名成员,其中三位是独立董事,一位是外部董事,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在各委员会中也均由独立董事占多数,且由独立董事担任各专业委员会主任。这也确保了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和独立性,从而降低了决策一言堂的风险,有利于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大众公用非常注重切实为独立董事、监事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公司制定了定期向独立董事、监事汇报制度、召集独立董事和监事参加与公司管理层沟通见面会,并安排他们对公司投资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独立董事、监事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内控制度、决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对公司重大的生产经营决策、对外投资、高管聘任及其薪酬与考核、财务审计等方面起到了监督保障作用。

      随着公司各项治理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得大众公用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公司各项内部制度更加规范、严谨、科学、完整。“制度+文化”的经营思路正在日臻成熟。

      顺势而为确立蓝筹绩优地位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大众公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自身稳健的业绩和优质的品牌在证券市场树立了良好的绩优蓝筹的企业形象:公司是道琼斯中国指数成份股,并于2002年首批入选上交所180指数和深交所评选的100家最具影响力的上市公司;公司股票首批入选上交所“上证红利指数”50只样本股之一和上交所“沪深300指数”成份股。2008年在中国证券报社主办的评选活动中,公司荣列“第十届(2007年度)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奖股东回报百强”。公司股票价格尽管在今年下跌幅度较大,但是按照2008年10月31日收盘价4.07元/股计算,复权后价格仍约420元/股,15年累计增长达119倍,平均年增长7.93倍,在全国上市公司中市值增长排名第11位。截止2008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超过85亿元,净资产近33亿元。

      公用事业因城市而起,也随城市的发展而兴,公用事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城市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易居性。城市的和谐发展、公众的和谐生活,离不开公用事业企业的奉献。“我们的公用事业板块在造福于民的同时,也有效地将自身的业务与社会责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公司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我们创造了优质便捷的市政环境,也为大众提供了高效实惠的生活,‘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是大众公用永恒的追求。良好的主业构成为大众公用带来了稳步成长的条件——2008年,在宏观经济出现不确定性、证券市场巨幅下挫的大环境中,众多企业纷纷出现盈利下滑、资金短缺的尴尬局面,但公用事业企业在这样的风暴中却始终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交通运输、城市燃气、市政环境等具有公用事业特性的行业基本都保持了稳定的收益,而且随着政府对这些行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其良好的成长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它们的稳定发展为大众公用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公司亦成功入选‘2008上海企业100强’。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大众公用于近日推出了《2007-2008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近年来,大众公用持续加大社会公益方面的投入,支持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并适时开展援建希望小学的活动。曾先后为特奥会和北京奥运会提供高质量的交通、燃气和物流保障服务,并长期号召员工参加日常公益捐助活动。公司与社区密切联系,对于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进行定期资助。2008年,大众公用与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协商后,在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名下设立“大众公用教育基金”,建立起支持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长效机制。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大众公用集团本部和下属公司职工纷纷解囊,捐出469150元款项赈灾,并与大众交通共同出资500万元,援建四川都江堰市塔子坝中学。“优秀的企业公民,应该立足主业助力城市发展,也应该为股东、员工创造和谐生活,更应该扣紧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变迁,为举国同庆的盛典无私奉献,为举国齐悲的灾难慷慨解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尽一己之力,求社会之大同,”公司表示,2010年,上海将举办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与大众公用经营城市公用事业的主业息息相关,也与大众公用“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的企业社会责任主题相互呼应。大众公用将充分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围绕世博主题,恪尽企业社会责任,营造企业善尽社会的良好氛围。

      优秀的企业往往在承担社会责任、造福社会公众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大众公用也同样创出了非常好的经营业绩:2006年,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增长195%,2007年又比上年增长134%。公司股本从初创时的140万股扩张到今天的1,495,336,166万股,股本扩张105.81倍。公司自上市15年以来总计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9次共计5.11亿元,在全部A股公司中名列第107位,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在股本和资产规模不断扩张的前提下,公司着力提升运营和管理效率,使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稳步提升,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公司真正做到了根植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再回报于社会,做到了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相连。”

      “大众公用未来的经营方略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除了要在交通运输、城市燃气、市政环境等领域寻找更多的项目和机遇,公司还将继续围绕与主业相关的产业进行投资和合作,为公司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管理层既定的“以公用事业为主,金融创投为辅”的战略目标,公司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防范风险中稳步前行,在深耕细作中积累经验,最大限度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大众公用迎来了上市十五周年的历史时刻。十五年来,大众公用从一个与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共同起步,得风气之先,在业内率先上市的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成为以城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产业不断扩张,业务适时调整,不变的是“大众”品牌的责任诉求:为股东、为员工、为大众、为社会承担责任。谋求自身发展的志向和兼济天下的胸怀始终是驱动大众公用不断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