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金融·证券
  • 5:焦点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公司巡礼
  • A3:开市大吉
  • A4:观点·评论
  • A5:特别报道
  • A6:股民学校
  • A7:专版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年终特刊·十大新闻
  • B3:年终特刊·封面文章
  • B4:年终特刊·基金业绩
  • B5:年终特刊·基金投资
  • B6:年终特刊·营销
  • B7:年终特刊·创新
  • B8:年终特刊·QDII
  • B9:年终特刊·私募
  • B10:年终特刊·专户理财
  • B11:年终特刊·人事变动
  • B12:年终特刊·互动
  • B13:年终特刊·互动
  • B14:年终特刊·排行榜
  • B15:年终特刊·排行榜
  • B16:年终特刊·展望
  •  
      2008 12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焦点
    A股踏上寻底之旅 大小非仍是绕不过的坎
    2008年最吸引眼球的10只股票
    前11月大小非减持逾50亿股
    股民生存现状调查显示:六成投资者亏损逾70%
    明年市场将迎来筑底反弹
    股市低迷 股权融资规模急剧萎缩 债权类融资迎来“春天”
    2008年股市十大经典语录
    大跌之中,股市资金面空前稳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A股踏上寻底之旅 大小非仍是绕不过的坎
    2008年12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许少业
      张大伟 制图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

      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

      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2008年,对许多参与A股的投资者而言,注定终身难忘。或许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年,上证综指竟然连守住2000点都成为一种奢望。沪综指6124.04点,虽是牛市的丰碑,但也成为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墓碑”。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确,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去年年底众多券商的年会上,雄心万丈看多成为主流,看高8000点、10000点不乏其人,但到了沪综指跌破2000点之际,看空至1000点者又何其多也!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到了投资者真正实践的时候,往往变成“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更恐惧,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更贪婪”。

      这或许就是搏杀股市的残酷性所在。

      ⊙本报记者 许少业

      2008年A股走过四个阶段

      以月末数据为基准,上交所数据显示,2007年3月末,沪市A、B股总市值首度突破10万亿元,达到了10.03万亿元。随后这一数字最高飙升至去年12月末的26.98万亿元,沪市市盈率也一度逼近70倍。经过连番重挫之后,沪市股票总市值在今年10月末首度降至9.17万亿元,11月份随着市场反弹一度增加至9.92万亿元并一度重新突破10万亿大关。不过,12月下旬市场的继续回落使沪市股票市值再度跌破10万亿,沪市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5.11倍。

      让我们回顾一下,2008年A股波谲云诡的大寻底历程,其实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内忧外患小幅反弹后大跌。

      2008新年首个交易日,沪综指以5265点高开,收盘报5255.39点,小跌0.12%。谁也没有料到,这根平淡无奇的小阴十字星,竟然蕴含了整年股市大寻底的密码。

      1月14日,沪综指最高见5522.78点,同样是一根平淡无奇的阴十字星。这个点位,令投资者猝不及防地成为了年内的沪指最高点。到了1月底,由于冰雪灾害加上美国次贷危机爆发,A股二次见顶后快速回落的态势基本明朗。从月线上看,1月份沪综指跌幅达16.69%,形成两阴夹一阳的“空方炮”。

      2月4日,沪综指迎来史上最长的阳线,上涨点数多达352点,涨幅8.13%,刺激当日大反弹的直接原因是股票型基金的重新开闸。由于春节临近,管理层呵护市场的用意可见一斑。不过,市场并没有就此止跌,反而开始了长达2个多月的阴跌,直至4月22日砸破了3000点。

      

      第二阶段:“4·24”救市难敌“5·12”震灾。

      3000点跌破引发了第一轮救市。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由此引发了著名的“4·24”行情,当日大盘几乎涨停。

      不过,“4·24”行情的强势仅维持了一周就进入横盘整理,沪综指最高到3768.22点。到了“5·12”特大地震爆发后,虽然有股民自愿锁仓支持抗震救灾的“义举”,但盘面其实已越来越弱,红五月成为泡影。到了6月10日,大盘终于无情地选择跳空向下,6月份沪综指跌幅高达20.31%。7月份大盘稍稍获得喘息的机会,当月沪综指小涨1.45%。进入8月份,管理层多次强调维稳,广大投资者对“奥运行情”也抱较高的期待。然而,在8月8日奥运开幕当天,沪深大盘依然选择向下破位,这一跌,一直跌到9月18日,沪综指最低到达1802.33点。

      

      第三阶段:救市组合拳再出。

      9月18日晚,第二轮救市启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从9月19日起将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征收方式由双边征税调整为单边征税。这是继今年4月24日下调印花税税率之后,我国再次对印花税作出调整。同日,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本次救市的短期效果毋庸置疑,9月19日,A股创出历史奇观,所有个股都以涨停报收。但是此时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已危及实体经济,美国五大投行已有三家破产。最终A股还是以反弹不到30%的结局继续踏上寻底苦旅。

      

      第四阶段:决战4万亿,机构发动“吃饭行情”。

      10月27日,“9·18”的低点1802点跌破;10月28日,沪综指创下年内的最低点1664点后展开反弹。

      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推出刺激经济的十项重磅措施。会议确定的一系列投资安排,初步匡算将在2010年底之前需投资约4万亿元。11月10日,消息见报后,沪深股市开始展开新一轮的强劲反弹。随后的一个多月中,沪深大盘以反弹行情为主,稍稍让投资者心理得到一些慰藉。这波反弹行情,也被许多市场人士定义为2008年的“吃饭行情”。只是,在屡抄屡套之后,伤痕累累的中小投资者,不知道还有多少能分享到这波“吃饭行情”?

      大小非问题无法回避

      回顾了沪深A股一年来的表现,可以说,2008年A股的下跌,有众多复杂的原因。其中,次贷危机和大小非解禁被市场视为洪水猛兽,其中尤以后者为甚。从统计数据上看,A股这轮下跌幅度超过了70%,远远超过美国股市不到50%的下跌幅度。很多业内人士就此认为,A股下跌的主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而说起内因,大小非问题无疑首当其冲。

      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共有1245.97亿股的大小非解禁(其中股改大小非942.73亿股,新老划断后IPO大小非303.14亿股)。根据中登公司发布的月报,从2005年股改开始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解禁1238.29亿股,累计减持278.87亿股。统计今年以来披露公告的大小非减持数量,套现金额约为261亿元。而这其中,大部分减持压力来自小非,他们的套现意愿要明显高于大非。

      12月初,包括刘纪鹏、吴晓球、曹凤岐等在内的10位知名教授向国家有关部门联名建言,提出“应把振兴股市作为恢复市场信心和落实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切入点”,并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了6项具体建议,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而大小非的问题是10位教授联名建言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10位教授在建言中指出,统计显示,目前股市大小非合计高达1.18万亿股,比两市流通股的两倍还要多。大小非的问题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沪深股市的供求关系,而且改变了市场的估值体系。无论巨量限售股在现实中是否会流出,对于A股市场都是悬在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市场信心和流动性都是致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