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金融·证券
  • 5:焦点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公司巡礼
  • A3:开市大吉
  • A4:观点·评论
  • A5:特别报道
  • A6:股民学校
  • A7:专版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年终特刊·十大新闻
  • B3:年终特刊·封面文章
  • B4:年终特刊·基金业绩
  • B5:年终特刊·基金投资
  • B6:年终特刊·营销
  • B7:年终特刊·创新
  • B8:年终特刊·QDII
  • B9:年终特刊·私募
  • B10:年终特刊·专户理财
  • B11:年终特刊·人事变动
  • B12:年终特刊·互动
  • B13:年终特刊·互动
  • B14:年终特刊·排行榜
  • B15:年终特刊·排行榜
  • B16:年终特刊·展望
  •  
      2008 12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金融·证券
    证券经纪人员工化重回主流
    六险企承保中国第一高楼
    上周机构先卖后买
    整体净流出1.4亿元
    企业债承销市场集中度上升
    大成基金启用新标识
    辽宁召开期货避险报告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企业债承销市场集中度上升
    2008年12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晶
      徐汇 资料图
      前5名市场份额由去年的39.51%上升至54.07%

      ⊙本报记者 杨晶

      

      今年股市深调、债市井喷造就了券商股票承销业务受冷、债券承销红火的一幕。不少券商积极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机遇,在企业债承销方面大做文章。截至12月25日,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分别位列今年企业债主承销家数、主承销额排名的榜首。

      今年以来,截至12月25日,上证综指下跌64.79%,企债指数累计升幅达16.79%。两大指数的相反走势形象概括了股债两市“冰火两重天”的状况,也让券商股票承销、企债承销两个部门的业绩增长差异迥然。按国泰君安研究所统计,今年1至11月,所有企业债券发行额达3285亿元,较去年增长了82%。股票公开发行额为1672亿元,同比减少65%。

      再看来自中国债券信息网仅关于企业债方面的数据。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2月25日,共发行中央企业债、地方企业债共60家,少于2007年全年发行企业债的81家;但发行规模从2007年的1709.35亿元增长至2361.90亿元,增长幅度达38.18%。若按1%的承销费率计算,今年的这60家企业债给相应券商贡献总计23.6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企业债券发行政策的大幅变化,是企业债发行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比如,审批方面,现在只需直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发行核准,企业债券的审批流程缩短了,也扩大了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整个项目的周期也减少到半年左右。募集资金投向方面,企业债累计发行额占该投资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放宽到了60%,募集资金投向也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扩展到用于收购产权股权、调整债务结构、补充营运资金,过去没有项目不能发行和项目不足以支持拟发行规模的企业,现在也能够顺利发行企业债券。

      面临政策和市场带来的机遇,具有承销实力的大型券商优势凸现。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信息统计,截至12月25日,今年承销前5名的主承销商合计承销31.9家企业债,占总家数的54.07%,大幅超过了去年排名前5名合计占39.51%的份额。

      这些券商之间更是上演了一幕“龙虎斗”。以主承销家数口径的排名上,国泰君安跃居从去年的第四名跃至今年的第一名,以主承销家数9.17家的纪录独占了该部分市场15.28%的份额(联合主承销中采用均分法计)。随后中信证券主承销家数6.53家,中银国际主承销家数5.67家。另一方面,以主承销额为口径,中信证券位居第一,主承销319亿元,占据13.51%的市场份额,随后依次是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主承销金额分别为265亿元、252.83亿元。

      多位证券行业分析师指出,虽然明年券商业绩整体下滑明确,但企业债承销业务仍将保持旺盛的态势。目前我国债券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政策不会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