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5: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金融·证券
  • 8:观点·评论
  • A1:市场
  • A2:基金
  • A3:专版
  • A4:期货·债券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专版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1 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中铝再次下调氧化铝价格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仍在讨论修改中
    上海成主战场 石油双雄价格战升级
    宝钢中船携手打造战略供应链
    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恢复旗下基金持有的盐湖钾肥股票市价估值
    方法的公告
    中材集团进军甘肃青海
    加速推进北方水泥战略
    中石油着手开发
    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
    2008年钢企产能未受大影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仍在讨论修改中
    2009年01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虞利
      商业收储方案是否实施成最大争议

      ⊙本报记者 徐虞利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已经原则通过,主要是解决行业当前的具体问题,但仍在具体修改中,最终面世可能仍需一段时间。”昨日,一位参与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制定的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天,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又经过了一轮讨论和修改。据了解,目前对于钢材实施商业收储成为争议的最大焦点,最终是否实行还需更高层拍板。

      

      钢材商业收储有难度

      此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发改委正在牵头制订钢材高端产品的收储方案。上述权威人士透露,由于钢材产量大、储备存在一定技术问题(如生锈),操作难度比较大。即使是高端产品的量也比较大,如果收储量小,根本对市场产生不了影响,而且这与国家对电解铝的储备还不同。“少量不锈钢钢坯的收储还可行,但昨天的修改讨论并未涉及收储问题。”

      据悉,部分钢铁企业对收储一事也不是太热衷,认为意义不大。但具体负责参与制定规划的专家昨日告诉记者,钢材商业收储争议是很大,但最终是否实施没有定论,主要是钢材储备原来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还需要探讨。“试想如果国家对宝钢的高端产品实施收储,宝钢能不乐意?”

      

      淘汰落后标准有所提高

      据了解,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讨论修改层次逐渐提高,范围逐渐扩大,但仍处于酝酿操作阶段。“规划不是方案,只是指出方向性的纲领,具体的政策措施还需要中央和地方进一步完善。”专家表示。据悉,此前产业政策规定的300立方米高炉以下落后产能需淘汰的标准在规划中将提高,最低落脚可能在400立方米。上述权威人士表示,规划中淘汰落后产能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结构和技术标准来确定,有的企业可能连800立方米的高炉也得淘汰,这也是对产业政策的修改和完善。同时,还要限制规模增长,建立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由中央和地方出资进行补偿,政府实施监督。

      “规划中对联合重组在税收、人员安置等各方利益兼顾也有重点安排,以尽快提高集中度,比如鞍钢重组攀钢后,国家在政策是否会给重组企业在攀西支持政策和发展机会。而在资源战略上重点仍是海外,要建立长期、稳定多渠道多元化的海外资源基地,国内资源优先配给优势企业。”专家说。此外,产业、产品升级、技术改造都是规划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