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9:信息大全
  • 10:专 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2008年四季度
    上市公司景气指数回落
    王忠诚徐光宪问鼎国家科技最高奖
    多部门联手打击地下钱庄
    涉案金额1000多亿元
    对比杭萧钢构案 董正青量刑不重
    环评不过关
    11个项目踢出保增长队伍
    金融城东扩 上海争取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犯泄露内幕信息罪 董正青一审获刑4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比杭萧钢构案 董正青量刑不重
    2009年01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圣韬
      ⊙本报记者 潘圣韬

      

      在“董正青案”的一审判决结果出来以后,记者及时采访了多位法律界与证券界的专业人士,两行业的专家分别从法律角度以及对证券市场影响两方面发表了看法。

      

      法律界:量刑看法不一

      法院判定,董正青犯泄露内幕信息罪,获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万元。这样的判决结果是轻是重?法律界人士莫衷一是。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认为,此案判的不太重。“内幕交易最高可以判十年,董正青事件应该比当时的杭萧钢构事件更为严重,因此相比同类事件而言,这样的量刑不算重。”宋一欣表示。

      此前有专家指出,如果董正青只是利用个人职务便利私下将内幕消息透露给相关权益人,而不是单位犯罪,那么最终判决结果将不会很重,最多不超过三年。现在看来,判决结果要比预计重一些。

      至于董正青等三名被告提起上诉后,会不会在二审中得以减刑的问题,法律专家普遍表示不好说。“上诉不会加刑,但会不会减刑就要看了。另外上诉还有一个后果,就是如果二审判决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事件中受到损失的投资者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这可能又会掀起一个民事赔偿的高潮。”宋一欣表示。

      

      证券业:关注广发上市

      有别于法律界对案件本身的关注,证券行业更关心案件的审理结果对广发上市的影响。此前市场预期审判结果宣布或将加快广发借壳上市步伐,前提是法院最终给本案的定性为董正青的个人行为,不牵涉到广发证券。受此影响,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两家参股广发的上市公司昨日早盘一度联袂上涨8%。

      海通证券分析师谢盐认为,此案对广发上市是挺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没结案就意味着广发证券可能和这事扯上关系,对其上市非常不利。不过这次庭审包括判决都没有提到公司的问题,对广发上市还是偏利好的。

      不过也有分析观点对广发的借壳上市持谨慎态度。某分析师指出,一方面,董正青提出上诉仍将为后续事项进展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从借壳申报重组流程来看,完成这类重大资产重组仍需要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