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是投资的主线,业绩增长个股是每年这个时段资金追逐的对象。但2008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在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急转而下。特别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传统周期性行业与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市场需求大幅萎缩,产品销售普遍量降价跌,上市公司业绩预增纷纷“变脸”。
由于上市公司业绩预增绝大多数是在三季报中公布的,时间集中在2008年10月份。上市公司业绩数据对金融危机的反应相对滞后,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爆发在2008年10月、11月,这个时间差决定了股价和公司业绩的背离。三季报业绩预增个股在11月以及12月的反弹中涨幅较大,反而积累了较大风险。
例如,东晶电子在2008年10月份预计2008年度业绩增长30%以内,股价在2008年10月30日至今最大涨幅达58.50%,中小板指数同时最大涨幅40.81%;欣龙控股在2008年10月25日公告,预计2008年度实现扭亏,股价在2008年10月30日至今最大涨幅达41.85%;同期上证指数最大涨幅仅仅18%。在股价大涨后出现业绩迅速变脸现象,2009年1月7日欣龙控股预计2008年度净利润修正为亏损3000万元;2009年1月8日东晶电子发布了修改的业绩预告,预计2008年业绩将同比下降15%以内。
截至1月9日,A股共有19家上市公司对年度业绩预增进行了向下修正,其中有17家是中小板公司。多家2008年度业绩预增个股的实际增长来自2008年前三季度,2008年第四季度单季度实际是下降的,2008年度增长对2009年业绩缺乏指导意义,投资者须理解。这与2007年年报公布前,众多上市公司上调业绩预测评级的现象截然相反。从预增到略增,从略增到略减,从略亏到巨亏,这正是金融危机在微观经济实体中的体现。目前相关公司股价回落幅度较小,存在较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