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行业展望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尾盘跳水焉知祸福
    股市期盼春节序曲
    恒指失守14000点
    独立行情再显苗头
    谨慎看待十字星
    多空对决
    区间震荡 热点轮动
    “恶斗”蕴含机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期盼春节序曲
    2009年01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康洪涛 国元证券投资咨询总监
      ⊙康洪涛 国元证券投资咨询总监

      

      春节临近,想必我们又将面对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应该清仓过个安稳年,还是耐心持股等待节后的行情。从目前的市场及信息面的情况来分析似乎哪个都有自己的支持理由。

      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12月份全国的制造业经济略有回升迹象。当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1.2%,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仍低于50%,反映出经济低迷的情况未完全改观。伴随着PMI指数的公布,那么市场能否顶住即将到来的数据冲击波呢?这显然是投资者很大的一块心病。另外,就是困扰A股市场的大小非解禁难题在新的一年中将越来越“难解”。尽管一月份两市解禁规模比2008年12月份的251.13亿股减少125.68亿股,但对行情在2000点附近形成的制约还是相当明显的,相信这也是部分投资者支持节前清仓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可忽视的就是,政策面的倾向近期非常明朗,并且出台频率也十分迅速,这说明管理层正在积极的救助经济和股市,因此,我们认为政策面能有效的抵御恐慌性的一些非正常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其实说到底,节前持股还是持币的问题,其关键还是要看节后行情的演变,特别是节后一两个月内的行情走势,对此我们试图通过对过去18年春节之后上证指数的涨跌情况的统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答上述问题。从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对过去18年春节之后上证指数的涨跌情况的统计我们发现,在春节之后的一两个月内,市场出现一波上涨行情的概率较大,节后两个月指数上涨的情况占了七成。所以我们认为,综合多方面因素看,目前行情可以定位为,政策性的结构性跨年度行情的预演,而节后行情的走好仍值得期待,逢低提前布局不失为合理的操作方式。

      

      节后首日上涨的参考意义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上证指数在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上涨时,股市往往处于牛市之中,这些年份分别是1991~1993年、1996~2000年以及2006~2007年。有所不同的是,1998~1999年春节时期A股正处于牛市的阶段性下跌中,1993年则处于牛市末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首个交易日股市上涨的年份均处于牛市阶段,即使在熊市,节后首个交易日也有可能出现上涨行情。2002年、2004年及2005年便属于此类情况。虽然随后的时间内市场并未走出熊市阴影,但上证指数在这三年首个交易日均呈上涨态势。

      相反,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的有5次,其中跌幅最大的为1995年2月6日,下跌幅度达5.13%。其余年份下跌幅度均小于3%。上证指数在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下跌时,股市往往处于熊市或牛市的末端。

      统计显示,在1991年~2008年这18年中,上证指数在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有13次为上涨,占比达72.22%。其中2000年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跳空高开,整个交易日上涨9.05%。同时1996年及1993年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幅分别达到8.87%、5.65%。其他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涨的年份,上证指数当日上涨幅度均小于2.5%。1991年及1992年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幅甚至小于0.5%。从这些数据说明节后市场仍是值得期待的。但数据也显示,如果节后开盘第一天股指是收于阴线的话,说明熊市的持续性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股市的收成可能也将大打折扣。

      

      节后一个月或两个月行情上涨概率偏大

      不管股市在春节后首个交易日能否呈现上涨走势,人们总是希望节后能走出上涨行情。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各种来源的资金在年末结算后进入股市、1~4月年报集中披露等因素的刺激下,股市往往能在节后的一个月内和两个月内均有较好的表现。过去18年中,春节后一个月上证指数上涨的有11次,所占比例为61.11%;而在18年中,春节后两个月上证指数上涨13次,占比为72.22%。

      即使在熊市中,也不乏春节后的上涨行情,如1995年、2002年及2004年节后一个月上证指数均上涨,但股市整体仍处于熊市时期。此外,我们注意到,就节后一个月上证指数的上涨幅度而言,熊市时期或牛市末端期间的涨幅比很多牛市时期的涨幅都要大。春节后一个月上证指数下跌的有7次,跌幅最大的为2008年,2月13日~3月13日上证指数共下跌13.66%。在这7次下跌中,4次处于熊市时期,1次处于熊市的末端,还有2次处于牛市期间的阶段性下跌中。

      在节后两个月股指呈上涨趋势的这些年份里,股市在1992年、1996~1997年、2000年及2006~2007年这6年的春节处于牛市的上涨通道中,1998~1999年处于牛市的下跌阶段,2001年的春节处于牛市末端。与前面分析相似的是,并不是所有上涨的年份都处于牛市阶段,1995年、2002~2004年均未走出熊市,但上证指数在这些年份春节后两个月均呈上涨态势。而春节后两个月上证指数下跌的有5次。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因为目前的大熊市正在持续,所以按以往的数据来看,节后出现的反弹机会还是很大的,再加上近期我们的利好政策如此之多,都是为我们的经济与股市保驾护航。所以,在这样的局面中,我们认为,震荡筑底酝酿“跨春节反弹”应该是目前行情最好的定义了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从以往年份节后行情出现的反弹概率,还是政策面的保驾护航来看,今年春节后的股市表现仍是值得期待的,投资者应该逢低进行积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