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行业展望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史上最大年度亏损隐现 花旗再度告急
    需求看淡 油价盘中跌破40美元
    奥巴马就业目标调升至400万
    巨亏之下 百年花旗面临历史转折
    国际买家伦敦“抄底”
    英政府推出“全国实习计划”
    美企季报高峰来临 海外股市连跌四天
    日本数码家电市场
    寡头趋势加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史上最大年度亏损隐现 花旗再度告急
    2009年01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花旗2008年全年的亏损总额可能超过200亿美元,创有史以来年度亏损新高 张大伟制图
      随着1月22日的季报披露期一天天临近,昔日美国银行业巨头花旗集团正面临与日俱增的压力,这一点从花旗考虑“割爱”美邦以套取现金就可见一斑。

      如果没有奇迹发生,花旗几乎不可避免会在去年第四季度遭遇连续第五个季度的亏损,而2008年全年的亏损总额可能超过200亿美元,创有史以来年度亏损新高。

      就在不到两个月前,花旗刚刚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至少450亿美元的注资,并且有3060亿美元的自身债务得到了政府担保。但所有这些措施并未能一举帮助花旗“止血”。业界预计,在当选总统奥巴马本月20日正式上任后,花旗紧接着发布的巨额季度亏损可能再次引发政府援助的猜测。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四季度亏损或超百亿美元

      去年前9个月中,花旗累计亏损104亿美元,如果加上即将发布的第四季度的预期亏损,花旗去年全年亏损总额可能超过200亿美元,这将是该行自1812年创立以来最大年度亏损。

      知情人士透露,在花旗1月22日发布第四季度业绩时,预计将公布至少100亿美元的运营亏损。他们警告说,随着业绩统计的继续进行,这一数字可能还会发生变化。由于去年底完成的约40亿美元出售德国零售银行业务的一次性所得,花旗的季度净亏损将接近60亿美元。这个亏损额大大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计的41亿美元。

      这也将是花旗集团连续第五个季度亏损,使该公司2008年的总亏损额超过200亿美元。花旗集团最近几年的最大净亏损是2007年第四季度的98亿美元。

      业内人士称,造成花旗第四季度亏损的原因,与困扰着美国各地银行的很多因素相同。对花旗和其他美国银行来说,去年12月份是“残酷的一个月”。不断恶化的美国经济导致数百亿美元消费者和企业贷款的违约激增,特别是与房地产有关的贷款。自1990年来,整个美国银行业将首次出现行业季度净亏损。另外,花旗还在上周宣布,提供给荷兰化工制造商LyondellBasell的贷款可能计提损失14亿美元,该制造商的美国子公司最近申请了破产保护。

      而最近传出的花旗与摩根士丹利商谈出售旗下经纪业务美邦公司的消息,更凸显出花旗迫切希望改善资金流。分析师预计,22日公布的四季报可能会更加清晰地暴露出花旗业绩的疲软。

      

      割让“非卖品”的无奈

      就在上周末,有关花旗将剥离旗下美邦公司的传闻不绝入耳,后者将可能被并入由摩根士丹利控股的一家合资公司。花旗与摩根士丹利展开谈判的消息上周五下午浮出水面,当时花旗高级顾问兼董事鲁宾宣布了退休的消息。外界预计,两家公司最快本周就有可能达成协议。

      分析认为,出售美邦对花旗CEO潘伟迪(Vikram Pandit)来说可算是360度大转变,也凸显了花旗管理层受到的来自外部的巨大整改压力。政府已经在花旗投入至少450亿美元,当然不希望这家银行成为“无底洞”。

      在纽约投行FPK公司的分析师特朗看来,花旗考虑出让美邦控股权,是在出售“公司的未来”,为的只是解燃眉之急。“很不幸,他们眼下已没有太多别的选择。”知情人士称,对潘伟迪而言,考虑出售美邦等于是承认了,放弃对美邦的控股权将让公司更容易理顺旗下资产。

      自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银行业危机,迫使以潘伟迪为首的花旗高层不得不一改初衷,考虑忍痛割让旗下经纪业务美邦公司的控股权。这笔交易可能会给花旗带来超过20亿美元的现金,但这也是花旗少有的几个没有信贷风险的“优质业务”之一。

      2007年12月刚刚上任之时,潘伟迪就宣布将对花旗的业务组合进行全面评估,以回应外界对于花旗“太大以致无法管理”的质疑。但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公司的确需要进一步削减成本,部分资产需要被出售,但美邦公司却是“非卖品”。

      

      政府被迫再出手相救?

      一项行业指数显示,在过去两年中,花旗的股价表现在所有没有大型银行中是最差的一个。上周五,花旗在纽交所交易的股价收报6.75美元。而业绩估计,第四季度的巨额亏损可能会令花旗股票每股跌2美元,这可能会令该股价格急转直下,引发市场动荡。

      有观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20日入主白宫的奥巴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不得不考虑再次出手救援这家金融巨头。

      去年11月21日,也就是花旗股价空前暴跌的那一周,潘伟迪还在一次内部电话会议中表示,他无意分拆公司,特别是不会剥离美邦公司。当天晚些时候,花旗的股价暴跌至3.77美元的15年新低。

      那个周末,在公司市值单周蒸发60%之后,潘伟迪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向来自美联储、财政部以及FDIC的官员们发出绝望的求救信号。最终,花旗获得了20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承诺,之前该行已经从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基金中获注资2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