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行业展望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金融·证券
    深证系列指数
    将采用自由流通量计算
    少数券商高管去年到手薪酬超千万
    瑞银否认
    因为内幕消息“抄底”
    券商集合理财净值回升
    中原证券被评为
    河南卓越贡献国有企业
    中小券商借力外资做大做强
    黑龙江证监局
    明确年报披露各方责任
    国元证券成
    上证180ETF一级交易商
    期货居间人违规凸显监管盲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瑞银否认因为内幕消息“抄底”
    2009年01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石贝贝
      ⊙本报记者 石贝贝

      

      瑞银集团12日在沪召开大中华区研讨会,瑞银中国证券部总监袁淑琴在回顾2008年QFII投资时指出,11月瑞银大量进入市场买入A股,并非因为得到内幕消息,而是在国家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银行、进出口企业减税等利好政策之后,其海外客户对于A股市场信心的恢复。展望2009年,瑞银QFII投资活动会比较平稳,预计不会出现“爆炸性”的活动,而是转为逐步缓慢进入市场。

      袁淑琴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底,瑞银QFII的现金持有量大幅下降。“九十月份之后,由于雷曼兄弟倒下,投资者对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存在信心缺口,此时卖盘较高;而11月份之后,买盘明显增加,11月份买入量大于9、10两个月的卖出量,随后月份仍进一步买入,这主要由于我国出台了经济刺激方案、而且海外市场已经逐步清晰。”

      不过袁淑琴认为,全球经济至少需要2年才会恢复,而且目前全球金融系统目前依然脆弱。 “最近一段时间来看,市场可能还会有一些坏消息出来,对于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担忧和上市公司盈利不乐观,严重负面影响投资者情绪。”袁淑琴进一步表示,未来市场的好转,还主要依靠投资者信心的恢复,此后才会出现下一轮的市场上扬。

      对于如何恢复A股市场信心,袁淑琴提出四方面的建议。首先,在弱市中,上市公司在满足其盈利、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加强分红派息,以增强投资者投资上市企业的信心。第二,监管层可以考虑效法香港盈富基金、成立与估值挂钩的基金,合理吸收大小非。“现在股指低迷的市况也带来了机遇,比较适合推出这个基金,以解决困扰A股市场的问题,并恢复股民对A股市场的信心。”第三,增大包括QFII、保险、养老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力量。第四,目前市场并不适于推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建议等到市场信心恢复之后、市场走向更清晰之后,再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