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份以来,受国家投资4万亿、降息减税等系列消息的刺激,钢价开始反弹,钢厂订单开始回升,销售商开始囤货;深、沪、京三地房产交易开始有了像样的放量;2009年1月份,一些外资品牌汽车销量回暖;而反映进出口贸易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BDI也在跌至663点后,反弹到889点……
但这仅仅是试探。2008年下半年,面对大宗商品在短短数月内跌价近70%,面对订单骤降,很少有人敢断言:经济面反转了。人们最担心的是:2009年,全球经济继续下滑,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仍然不振。
最起码,从现在来看,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
靠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中国挤进了全球制造业大国行列。纺织服装、机电、汽车、钢铁……这些产业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大。出口若果真不振,势必影响这些行业。
2009年,需求不足将再度成为经济的羁绊,成为影响纺织服装、机电、汽车、钢铁业等行业增长的一个悬念。
⊙本报记者 阮晓琴 宦璐
钢铁 三大因素压制行业复苏
圣诞节前后,国内最大钢铁企业宝钢上调了2009年2月份的钢价,其中,冷轧产品上调幅度为300元/吨,热轧产品上调了100-200元/吨不等,电镀锌和热镀锌产品分别上调340元/吨和250元/吨,彩涂产品价格上调幅度最大,达450元/吨。这是宝钢自2008年10月以来4次调低产品出厂价格后首次调高价格。
钢价在历经5个月的暴跌后,终于渐渐趋稳。但是,对宝钢股份等钢铁类上市公司来说,价格跌去近半后,产能释放、需求不振、新年度铁矿石价格等三大因素,仍然如磐石般压制着这些企业2009年度业绩。
去年7月底以来,钢价突然暴跌。据“我的钢铁”统计,7月25日左右,钢材综合指数为217点左右,至11月2日,最低跌至127点左右。
钢价突然暴跌,需求不振,给许多钢铁上市公司带来库存压力。统计显示,2008年三季度末,宝钢股份库存占总资产的23.5%,较年初增33.46%。另两大钢铁公司武钢股份、鞍钢股份的库存占总资产的19.49%和15%,较年初分别增加66%和62%。
钢价暴跌,许多钢厂只能限产保价,大钢企减产30%~40%,一些小钢厂停产。如今钢价上涨,可在有些人看来,并不是好事。上海盖群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勇担忧地表示,现在需求太弱,钢企总体产能过剩,但这轮钢价小幅上调后,许多钢厂复产,产量增加太快,或许会使2009年一季度钢价跌入新低。唐钢股份证券部人士则称,虽然钢价上涨,成交回升,但是现在交易清淡,采购商观望情绪仍然很浓。马钢股份证券人士也认为,钢价上升是否会持续,后期是否会下调,仍不明朗。
另外,进口铁矿石的上市公司要承受原料价格相对更高的压力。2008年,铁矿石现货价格从高位下跌了55%。目前,2008年度铁矿石进口价远高于现货价,而绝大部分2008年度进口铁矿石合同要到2009年4月才到期。据了解,铁矿石成本占钢铁成本超过6成。
据广发证券测算,宝钢去年上半年铁矿石的价格为920元/吨,而同期现货铁矿石价格为1200元/吨。但下半年风云突变,铁矿石现货价格跌至约600元/吨,而宝钢铁矿石价格仍锁定在850-900元/吨的高位。
因此,2009年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对宝钢股份等以进口铁矿石为主的钢铁企业至关重要。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马钢股份、济南钢铁、南钢股份、杭钢股份等上市公司均以海外进口铁矿石为主要原料,铁矿石进口和国内采购的比例基本是7∶3,有的甚至更高。
也有上市公司人士提出,资产价格低,加之企业在市场形势不好时抱团的心理,此时重组兼并成本会更低更容易。对于行业内龙头企业来说,若有银行相助,会有更多的企业重组兼并机会。
外需不振时,内需地位举足轻重。国家4万亿投资对不同钢铁企业所起的作用不同。分析人士认为,特钢、不锈钢等高档钢材、特殊钢材,日子会难过些。基建用钢占比多些的企业,以及钢材品种多的企业,更容易化解需求不足的风险。其中,马钢股份作为唯一一家火车轮用钢生产企业,将会直接受益于国家4万亿投资。目前,火车轮用钢占马钢股份收入6%以上。公司人士表示,4万亿投资对订单的拉动,现在还只是一个预期,未进入实质性操作。
唐钢股份吸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的事宜仍在进行中。邯郸钢铁长于板材、中厚板,承德钒钛长于建筑用钢,而唐钢股份规模最大、赢利能力最强。公司人士称,合并后,唐钢股份产量将翻倍,同时,公司发展目标是产品齐全、竞争力强。
纺织 有望实现低成本微利运行
纺织产品原料主要有二:棉花和化纤。历经2008年大幅降价后,纺织原料价格都跌到了底部。虽然出口订单急剧减少,但低成本微利运行的格局一旦能延续,对2007、2008年经营上没有犯错误的纺织企业来说,2009年上半年至少可以微利运行。
订单依然不足
棉纺企业华芳纺织2008年10月31日公告,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以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运输成本上升等共同影响,进一步压缩产品利润空间;此外,贷款利率上升等宏观政策调控因素使公司信贷造成的财务费用增加,导致2008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影响。预计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额比上年度的5180万元减少50%以上。
化纤行业同样如此。PTA是聚酯化纤的原料,亚洲最大的PTA生产商华联三鑫复产以来,三条生产线只开了一条。尽管现在是中国轻纺城的旺季,但最近不断有经营户关门。经营窗帘布的宏彩纺织公司2008年生意与上年相差一半。经营麂皮绒的陈小姐称,去年11月营业额只有高时的一半。
2009年,纺织业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去年8月1日起,国家三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调整前的11%升至17%。汇率方面,自2008年7月起,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在6.85左右徘徊。而上半年,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超过6%。汇率稳定有助于企业海外接单。同时,央行放宽了人民币贷款政策,同时下调了贷款利率。
但分析人士认为,2009年,纺织行业业绩受制因素不是成本、政策,而是需求。
原料“过山车”险情消除
S仪化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聚酯切片和涤纶纤维业务,并生产聚酯主要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虽然有较好的产业配套,但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从147美元/桶跌到30多美元/桶,高进低出,使公司陷入困境。公司公告,2008年三季度净亏损2.47亿元。
经过半年的“清洗”,纺织原料成本大幅大降。2008年12月25日,布兰特原油价格跌至34美元/桶后,小幅反弹至38美元/桶;棉花价格从1300多元/吨降低到1000元/吨;染料价格回到年初水平;煤炭价格由每吨千元跌到500元。由华联三鑫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此轮油价下降,PX、PTA、长纤和短纤跌幅分别为66%、56%、48%和43%。从化纤行业来说,原材料跌幅超过终端产品跌幅。
2008年,纺织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原材料暴涨后暴跌。由于需求减弱,这一幕在2009年不会重现。这将使得有订单的企业能够保持微利运行。
粘胶纤维不再风光
粘胶纤维是仅次于涤纶的第二大类化纤产品。粘胶纤维是化纤中与天然纤维服用性能最为接近的品种,俗称“人造棉”。我国粘胶短纤产品几乎全部供给国内市场,出口量很小。而出口对稳定国内粘胶长丝市场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2006、2007年,由于粘胶价格上涨较快,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快。但是,价格上涨带来的是产能迅速扩张,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粘胶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不佳。
新乡化纤是国内最大的粘胶长丝生产企业。公司预告,2008年度亏损在2.1亿元~2.4亿元之间,而在2008年中期公司净亏损仅7757万元。公司分析认为,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对纺织品需求下降,粘胶纤维市场持续低迷,公司产品销售不畅,主要产品粘胶短纤维、氨纶纤维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目前国内粘胶行业上市公司有8家,包括新乡化纤、吉林化纤、南京化纤、山东海龙、ST丹化、湖北金环、南京化纤、保定天鹅、澳洋科技。分析人士认为,2009年,粘胶行业仍将艰难度日。
汽车 并购重组将风生水起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促动其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动力。
汽车业的浮躁终止了。在经历了近十年井喷式迅猛增长之后,中国的汽车产业变得浮躁起来。但这一切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戛然而止。信心冰封,销量狂泻,停产,裁员、跳槽风再起,汽车行业一时间写满了悲伤和震惊。
但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次深刻思索的机会,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理性认识。如果2009年中国的GDP保持最低限度8%的增长,那么,中国汽车销量能够保持2008年的水平就已经及格了。时近2008年底,汽车业内一个最为一致的预测是:2009年的汽车市场不会增长,甚至会下降。
2009年,汽车业一个更明显的变化将是资产重组的“暗流汹涌”。中国资深汽车贾新光认为,今后几年重组将成为中国汽车业的主旋律,100余家汽车企业将加入到这一重组进程之中。整车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在危机中竞争可以快速锻造强者,整合我国的汽车工业。在2009年可以预见到的并购中,央企整合的两项硬指标值得高度关注:一是中央企业将从当前的143家缩编至2010年的80至100家;二是国资委到2010年内要培养出30至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整合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强者更强,弱者出局”的格局或将出现。
中国汽车工业的今天正是美国汽车的昨天,产业整合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1908年,也就是100年前的美国市场也有530多家汽车公司,后来也就剩下了如今的底特律三大以及大量的海外汽车公司。
一位证券人士表示,2009年可能掀起的并购潮将成为投资的又一热点。而民营并购亦可以有所预见。他会关注在这轮金融危机中能够不退反进的企业,一旦危机过去,今明两年将是收获年。
从更长远的目光来看,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新车销售市场,预计将在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大。随着未来汽车拥有量增长,基础设施和相应服务应该加快建立。市场需求放缓,汽车价格下跌,材料价格上升,工资通货膨胀和放缓的出口销售都会促成中国汽车产业的整合。市场上多数企业的利润都在下滑,所以整合(合资或国有)企业为私有或收购那些已经跌入估值最低水平的海外企业都更符合产业逻辑。
服装 出口和内销均不乐观
服装类企业在2009年同样受到来自需求的困扰。
2007年和2008年,出口依存度超过40%的服装行业的业绩主要受成本困扰。而人民币升值是影响服装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2008年初至10月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6.9%,兑欧元升值22.18%。人民币兑主要贸易国货币大幅升值,一方面降低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导致订单增速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纺织企业的议价能力普遍较弱,难以通过提价转嫁本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毛利率下滑严重。
鄂尔多斯在公告中称,受到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降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包括羊绒产业在内的纺织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南方部分省份出现了服装行业的破产倒闭潮。
2008年下半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在经济面临萎缩的情况下,政策从11月起转向,暖风频吹。在税收上,一改2007年以来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经过8月、11月两次调整后提升至14%。同时,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稳定。
2009年,服装业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原料价格大幅下跌。如,2008年10月底粘胶短纤价格15200元/吨,涤纶短纤价格7200元/吨,较年初分别下降30.28%和36.84%。
尽管如此,许多分析人士依然并不看好2009年的服装行业。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相关人士认为,2009年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和内销的形势将持续恶化。就出口而言,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负增长较为确定;内销同样不乐观,在经济放缓背景下,人们将普遍缩减服装消费支出。
而加入WTO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产能高速扩张,行业供过于求矛盾凸显。2003-2007年间,纺织业与服装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63%和39.36%。
大量过剩产能主要通过出口方式消化。随着欧美国家消费陷入低迷,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开始出现下滑。秋季广交会上,纺织服装产品共成交34.2亿美元,较上届下滑39.3%。其中对欧盟和美国的成交额分别下降28.6%和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