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市场放量大涨,应当说具备了三层积极含义:一是从一个连续的眼光来看,多方终于在第三次尝试反弹20日均线时取得成功,调整格局的形态得以修正;二是,尽管市场从2008年12月以来持续调整,但“逢缺口必补”的盘中反弹规律依然成立,意即盘中反弹机会明朗,短线操作难度不大;三是,反弹是在宏观经济数据有所好转时产生,多方“借势”相对容易。但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市场目前仍处于“温和调整”的态势中,并且短期内难以改变。
说其温和的原因在于,“两会”召开之前,特别是在“春节”前期,按照过去的惯例,有关方面会特别强调营造一个“祥和”的氛围。而诸如汽车、钢铁两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先后出台,反映出管理层为继续贯彻“保增长”政策而不遗余力。故此,宏观经济环境、政策预期是偏暖和温和的,这对于维持股指的相对稳定有所帮助。
另一个温和在于宏观经济数据出现一些复苏的迹象。比如发电量的上升反映出工业生产有所恢复。特别是央行公布的12月份的M0、M1和M2等数据,环比增速的超预期反弹不仅反映了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执行尚好,更重要的是,根据货币缺口理论的解释,作为股市的先行指标,M0、M1、M2的反弹加大了股市资金注入的预期。可见宏观数据的好转以及现金流层面的复苏有助于市场维持温和的走势。
但是之所以笔者认为即使宏观方面有所好转,市场还会依然维持“温和调整”的走势,还在于有以下几个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中兵光电首份年报的出台,标志着市场进入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期,而一些上市公司的“年报地雷”将会给市场带来新的系统性风险,毕竟2008年上市公司总体盈利水平下滑几成定局。而参考过去的惯例,即使是一些好的上市公司,出于为未来运作的考虑也有故意做低去年业绩的可能,以方便在新的一年里行情有机会的时候进行业绩释放。故此上市公司业绩究竟下滑了多少?市场所关心的企业“去库存化”究竟实现了多少?投资收益、减值准备计提的公司多不多?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考验。而上市公司整体的下滑带给股指的也不仅仅是个股层面的“年报地雷”风险,更接近于一种宏观经济数据不能修饰的新的系统性风险。
二是,市场成交量能表现并不特别乐观。虽然股指短线的节奏更为接近放量反弹,但从去年12月份反弹高点一路下行的态势来看,市场的交投气氛也随之逐级下滑。从量能级别来看,单日两市成交近千亿的水平,不足以支持市场连续反弹。
三是,境外机构频频动作,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减持中行H股、QFII减持西部矿业等等动作来看,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作为资本市场中很特殊的一个角色,境外机构的这些频频动作也会使得A股市场投资者变得更为敏感。毕竟即使是市场公认的一些2009年优秀的投资品种,近期也都出现了主动调整的态势。周三的反弹是受权重股的影响,而权重股在熊市的反弹中大多不值得期待。因此笔者认为,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内市场还会维持原有的调整态势。
整体上说,当偏暖的宏观经济层面遭遇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年报出台,股指寻得“温和调整”的态势不失为一种多空双方取得微妙平衡的一种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