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广告
  • 4:时事国内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机构视点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信贷反弹并非经济回暖信号
    财政政策:中国还欠缺些什么?
    面对通缩 现在更需要鼓励投资
    以平常心看待
    外方减持中资银行股
    不减税,才是馊主意
    危机促成“摩根士丹利美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贷反弹并非经济回暖信号
    2009年01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波翀
      ⊙陈波翀

      

      1月13日出炉的央行数据显示,货币层面数据已有回暖迹象。2008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2%,增幅比上年末高1.0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3.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2万亿元,同比增长9.06%,增幅比上年末低11.9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26个百分点。

      客观来讲,央行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力。2008年人民币贷款按可比口径增加4.91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较年初核定的3.6万亿元的贷款投放计划,多增了1.31万亿元。此前市场曾经普遍担忧的银行惜贷,及贷款需求持续回落,均有所好转。

      但仅凭信贷反弹就认为经济回暖,似乎不足为据。首先,信贷反弹仅影响供给层面,对于终端需求的拉动有限。从国家保增长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对于投资及外需均十分倚重。一方面,国务院宣布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陆续跟进,公布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8万亿元。另一方面,为对冲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商务部先后三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内需方面,也出台了提振内需振兴经济的十项措施。因此,信贷反弹并不足以承担保增长的大任。

      其次,外需下滑及内需疲软的困境尚未见好转。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833.3亿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进口721.8亿美元,下降21.3%。这也是继11月之后,年内第二次进出口一并回落,且均呈现加速之势。出口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了0.6个百分点,反映了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持续衰退的现实。此前,美国劳工部1月9日数据显示,2008年12月,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52.4万个,失业率上升到过去16年来的最高点7.2%。进口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了3.4个百分点,主要为出口预期恶化及消化库存所致,预计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进口才能渐渐趋稳。

      最后,信贷反弹能否持续还需进一步观察。截至2008年12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3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76%,增幅比上年末高2.66个百分点。其中,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718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显然,信贷反弹主要是12月银行突击放款所致。这在之前,贷款激增往往出现在年初,原因不外乎是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经营思路。然而,12月的人民币存款并未大幅增长,仅较上月增长3800亿元,远低于人民币贷款的增量。企业资金链的紧张可见一斑。据此推断经济形势好转,也缺乏企业层面的微观基础支持。

      因此,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均陷入衰退之际,靠信贷投放推动的投资增长,短期看可以暂时扭转经济加速下滑的不利局面。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还是微观主体的盈利预期,即企业的再生产冲动和居民的消费意愿。除了看信贷数据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变化,或许企业利润出现拐点之后,经济回暖才会名副其实。(作者单位: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