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杂志热”背后的资本攻略
本
期专题,是艺术杂志新年支招,这既是为了展望新年,也是为了总结过去,因为,过去5年里艺术类杂志纷纷涌现,随着艺术市场的兴衰轮回,如今也面临着经营困境,而他们面临的各不相同的处境,往往又和他们在过去5年里的生存方式有关。更有意思的是,从他们的过去与未来的打算,可以看出当代艺术与媒体的密切关系。
⊙本报记者 邱家和
在近五年艺术市场的兴衰轮回中,艺术杂志热也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其最集中的时候是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年初,圈子里一下冒出了十几种新杂志,而且多少与当代艺术有关。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艺术杂志热,和画廊热、民间美术馆热一样,是资本涌入艺术生产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更重要的是,资本瞄准艺术杂志,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盈利的商业模式,而是瞄准了当代艺术的命门——试图影响其定价机制。
当代艺术的特点,在于其未来的市场价值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中国当代艺术,在近5年的市场热中出现了暴涨暴跌。这一方面是中国艺术市场初始阶段特有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与价值判断的混乱有关。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对主流艺术圈叛逆的现象,其发展与勃兴伴随着艺术类杂志的失声与学术批评的缺席。这使许多涌入艺术市场的资本,一上来就野心勃勃地试图掌握话语权。尤其是这5年里许多天价巨星的出现带来了财富效应,让那些新涌入的资本不计代价地“烧钱”。
另一方面,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所处的冷战年代的环境不同,处在消费时代,与商业文化与大众传媒互动,因此,当代艺术是一个和媒体、商业资本“共谋”的关系。当代艺术与媒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媒体,当代艺术什么都不是。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西方会出现安迪·沃霍、在亚洲会出现村上隆这样的明星艺术家,当代艺术的全球性影响,是和全球媒体的共同参与互为因果的。
不过,在今年,我们也许会看到另一番现象,那就是在市场寒风中资本的退潮,而艺术杂志的命运,则是一种观察的线索。让我们记住他们在今天所讲的一切,因为也许未来有一天,需要把他们今天所说的话翻出来,检验一番。
详见
4-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