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各大基金业绩排行榜一时间抢尽眼球,成了不少投资者给基金“排座次”的重要参照。然而,排行榜上难有常胜将军,各家基金评价的结论也时有差异,如何用活基金业绩排行榜,在纷繁的数据中理出自己心目中的“牛基”呢?笔者简单总结了四招“捷径”,希望对基民们有所帮助。
首先,关注基金的持续收益。
所谓“路遥知马力”,选基也一样需要关注基金的持续收益能力。某个年度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团队固然身手不凡,而倘若年年都能在排行榜的前1/3阵营占据一席之地,则更具备着过人的本领。对于基民而言,留心到这一点也并非难事——现在不少基金业绩排行榜在列出当年基金排名的同时,也会列出其在过去两年、三年乃至更久的基金收益排名,如银河、晨星等等,使用方便,具有参照价值。
其次,关注其“兄弟基金”的表现。
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往往是基民投资基金的首选。强大的投研平台及决策团队,往往会培养出多只明星基金,给基金经理最强有力的辅佐。因而,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基民不妨多观察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基金表现,如果只有某只基金“一枝独秀”,可能就需多留心下该公司的整体实力了。
第三,比较基金在不同评价机构中的“星级” 。
选择基金“数星星”堪称是选择基金最直观的方式。现在包括晨星、银河、天相等诸多评价机构均对基金评价实施“打星制”,从一颗星星到五颗星星不等,其中“五星基金”往往被视为绩优基金的身份象征。不过,不同基金评价机构对同一基金的评价有时并不一致,因而,综合参考基金在各机构中的“星级”,也就成为较有效率的选基方式之一。
正如购买物品往往需要“货比三家”,基金作为一项具有风险的投资产品,选择起来就更需要慎之又慎。在实践的检验中,不少基民已经感受到了基金业绩分化在自己对账单中的明显差异,因而,在选择基金前“做好功课”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际上,每年一度的基金业绩排行榜,只是给基民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参照,但过去的业绩并不代表未来。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基民还需要留心基金的产品设计、基金经理变动、基金公司的责任感等诸多因素,从而最终挑选出最值得托付的“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