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专版
  • A4:股民学校
  • A5:书评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广告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研究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对话
  • B16:基金·专版
  •  
      2009 1 19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0版:基金·私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0版:基金·私募
    私 募2009:继续阳光 继续思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 募2009:继续阳光 继续思考
    2009年01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编者按:日前,国内第一份年度阳光化私募基金评选榜单——国金证券2008“中国最佳私募基金”在北京揭晓。去年内业绩出色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济济一堂分享2008年的投资心得、领取奖项。上海证券报《基金周刊》专程赴京,采访了这批去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管理人,为读者带来他们最新的思索和判断。

      ⊙本报记者 周宏

      深圳市新同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迅:要学着听“奶奶”的话

      一个地产界老前辈说过,他说这次地产业调整以后,我们要相信一句话,就是要听奶奶的话了,因为妈妈的经验已经不管用了。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这个行业,资产管理这个行业,奶奶的话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奶奶的话意味着我们要追溯资本市场的本源。这十年来,大家在市场里博弈,实际上是财富的分配,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识。按照我们的经验,作为一个资产管理人员来说,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今后的十年,我们面临的变化。

      我们需要创造的环境,需要创造能力的环境。从微观上来说,各个部门都要发挥创造力,而实际上我们现在更期待的是宏观环境上的创造。

      中国和美国的模式好像已经走到尽头了。最近希拉里接受参议院咨询的时候给了一个回答,她说中国和美国现在需要合作。美国的美元泛滥,它需要很多高效率的制造业的资产来帮助美元消化通货膨胀的压力,而我们中国目前来说,已经有这么高的产能,但产能利用率很低,我们需要提高我们的效率,提高我们对处理能源,处理基本原材料的能力,这些需要整个社会结构做出变化才行。当然,我们还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可以释放,完善我们的社会福利机制,释放全社会的创造能力,我们可以期待着整个宏观的政策进行创造。

      而作为我们资产管理者,在创造过程当中,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觉得作为一个资产管理者,可能在业务上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在财务表现、治理结构这是我们的长处。作为一个基金经理,我们可能不再满足于长期作为一个资产的短期持有人,我们应该更有能力进入公司的治理结构,帮助公司提高它的价值,这是我们应该发挥能量的地方。

      有人问我市场底部在哪里?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从2008年的初期我们开始看到这个市场有风险的时候,就开始测算这个底在哪里?当时有很多指标:PB、PE等。但是我现在有一个体会,这个底部不是我们算出来的,也不是靠历史推演能够推演出来的。

      这个底部是所有经济体中的微观、宏观参与者,每一个企业家,甚至每一个消费者用自己的创造力去创造出来的。所以,从现在来看,2009年市场在期待着有创造力的创造,市场也在期待着有创造能力的资产管理者。

      深圳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邓继军:熊市是重组股的机会

      我们去年业绩不错,和我们投资团队整体上多数券商出身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平均的从业经历都比较长,平均在15年以上,经历了几次牛熊转换,对于这轮下跌有些提前预感。

      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在2008年5月份,比较及时地退出,对于我们年底的业绩表现非常重要。在5月份之前,A股市场还处于结构性下跌的过程,很多大蓝筹、包括抗通胀的股票都有不少的涨幅,但是此后,市场泥沙俱下,系统性大跌。我们的业绩表现,也是在5月份以后逐步脱颖而出的。

      总的来说,经历了2008年的熊市,我们有两点心得:第一,保持冷静,要积极观察市场,对于风险有一定的预判。第二、要保护客户的本金。我们一直把保护客户的本金,当作风险控制的根本。基金净值如果掉到1元钱的时候,我们会果断启动止损机制。市场总会给我机会,但是如果本金受损失过大,要翻身就很困难了。

      回头看,其他很多产品的收益率曲线的峰值,去年是超过我们的,但是因为风险控制的关系,后来利润都回吐了。而我们把利润维护的比较好,所以,5月份以后业绩逐步突出起来。

      对于2009年的行情,我们认为2009年的机会比2008年会多一些。2008年市场这样的单边下跌的情况很难出现。

      我们认为,2009年,中国的经济不会直接见底,但是政策激励的效应会逐渐显现出来。整个市场会是政策和基本面的博弈。另外,境外市场对A股的影响依然会很大,但是估计没有2008年那么强。所以,我们认为2009年会有机会。

      具体的投资主题方面,我们比较看好两个方面。一个是政策引导的行业,受益于一些制度改革的行业,比如能源价格体系的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这样带来的比较大的机会。受益行业就比较明确了,类似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之类的。这些行业上政策导向方面比较明确了。

      另一个我们看好的主题是并购重组。央企要做大做强,央企的数量要减少这是硬性规定。而且现在市场低迷,并购成本比较低会有很多投资机会。中国市场资产重组的高潮经常是在市场萎靡的时候,很多机会有清晰的投资逻辑。

      深圳市东方远见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许勇:关注景气行业

      2009年应该是个结构性的机会。去年市场已经把系统性风险集中释放了。今年这一块风险很小了。但是,基本面我们判断依然不好,会有大家预期之外的坏消息出来。但是政策面、技术面、资金面还是相对乐观的。人民银行不断降息,资金被不断释放出来,那对估值水平是有帮助的。

      我们觉得银行股的估值水平尽管低,但是估值水平低这个不构成投资的理由。考虑到银行股占指数权重那么大,所以我判断指数整体不会有太大的机会。但是流动性那么多,所以一定会有机会的,就是结构性机会。

      我们相对关注一些景气行业,比如医药虽然最近走势不太好,但是等到公布1季报的时候。如果业绩确实有稳定增长,估值溢价是有可能的。另外,诸如新能源这样的投资主题我们也会继续关注。

      至于那些景气不断下滑的行业,他们也不是没有机会,就是跌多了的机会,反弹的机会。

      2008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就是一定要看海外的市场表现。以前盯着国内就行了。现在不一样,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都要看,都要分析。

      上海盈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主管冯蕾:上半年机会比较大

      我们公司觉得,2009年的股市,上半年机会比较大,而下半年预计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投资策略。

      我们公司总体还是比较关注业绩好的大盘蓝筹股,对于这一块的研究比较多。相反对于概念的题材股,研究的不是特别多。

      总体上行业方面,我们比较看好金融行业中的证券类股票。这些股票现在估值比较低,无论是市盈率、市净率都比较低。如果2009年的大盘成交量,能逐步回升的话,比2008年明显回暖的话,我们觉得券商股会有明显的机会。

      不过,我们对银行股不是太看好,所以,也不认为股票指数整体会有大机会。投资风格方面,我们偏向关注估值低的价值股。比如煤炭行业、电力行业就一直在我们视野范围之内。总体上,我们更关注估值低的股票,这样投资的话,安全边际比较大。

      鑫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涛:产业资本会对市场有充分话语权

      今年股市我觉得会面临估值回归和盈利下滑的双重压力。

      我觉得2009年的A股估值还是偏贵,拿标普500指数126年的估值去看,他们常态是10~20倍。极端情况是5~25倍。最高的时候是1999年45倍。美国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

      我们还是考虑买公司,就是买单个个股,不过现在我还没有看到值得买的标的。我们希望买入那些利润有能见度、而且价格足够便宜的股票。现在还没有看到。

      我觉得那种过去割裂的估值体系,不同地区、不同性质股票估值差距很大的局面会逐步走向结束。全流通以后,产业资本对股市的定价权有充分的话语权,那种把市场割裂开来的做法以后很难见到的。

      价值投资方面,我自己觉得还在不断学习。很多人言必称巴菲特,彼得·林奇,要选择伟大的公司、伟大的行业、伟大的管理层,要挑选百年老店。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东西,就是价格。价值投资最关键的就是价格了,只有好的价格才能造就好公司。茅台200元钱的时候,还是好公司,但是对我们来说它就不是个价值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