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产能如何消化
2009年01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琢磨
⊙琢磨
日本上世纪90年代衰退持续了将近15年,期间日本企业在全球仍有很强的竞争力。不过,虽然长期维持零利率,国内信贷和消费需求仍然难有起色。辜朝明先生认为,这是因为日本经济在泡沫破灭后,企业产生了很大的资产负债表损失,经过近10年时间弥补,资产负债表达到相对平衡后,经济才逐渐恢复活力。
美国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同样在短期内产生了较大的资产负债表损失。虽然美国经济实力远强于日本,又有世界货币美元的货币定价权,应对危机比日本在全球地位和处理手段上有很多优势,所以,稳定下滑趋势相对容易。但几十年发展积累起来的资产一夜蒸发,想要弥补回来,是要真金白银和时间的。至于是否会有一段时期也陷入日本式衰退,还很难判断。美国如此,欧洲只有更差。
与欧美等国家比,中国在金融海啸中受到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也有资产负债表损失。加入WTO以后,世界分工更加细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以杠杆负债方式进行大量消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以高储蓄的方式进行投资和制造,形成相对完整的经济生态链。但次贷危机刺破了西方的杠杆泡沫,长期负债消费的经济模式被颠覆,需求泡沫也随之破灭。由于主要消费方的需求骤然萎缩,作为享有“世界工厂”美誉的中国,在高杠杆时代为全球需求建立的巨大产能没有了载体,国内消费层次和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即使我国经济完全恢复,也难以消化如此巨大的过剩产能,如何处理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市场化的处理后果是企业自然倒闭,使过剩产能自动消亡,这样我国实体经济也会出现较大的资产负债表损失。但我国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等利益团体出于就业、税收或其他各自的利益考虑,会出台各种地方保护等措施,去库存易,消产能难。因此,我国的资产负债表损失将会更隐性,资产负债表损失的再平衡过程也将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