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调查
  • B6:产业研究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2009 1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二千点攻坚战:春节前将进入休整阶段
    挖掘年报 关注电力
    “零利率”时代的美元、期市和股市
    如何跑赢股市马拉松
    今日视频·在线
    有调整压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如何跑赢股市马拉松
    2009年01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韧
      ⊙姜韧

      

      人类能够预测未来吗?人们普遍的认识是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每个人都在反反复复地预测着我们未来的生活。例如:每天早晨在站台等待班车,预测五分钟之后班车到站,这是能够把握的预测轨迹。但也有些事件,其预测成功的概率是极低的。例如:某个小孩将来是否能够成为新的巴菲特。显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在预测未来,只是不同的预测存在着大量不同程度的可靠性。那么人们预测股市也是同理。每天预测明天能够涨停的股票,或者希望自己购买的股票迅速成为价格翻番的黑马,成功的概率可能接近彩票中奖;但是寻觅历史幸存者的规律,则类似乘坐定点班车,无疑握有较高的成功概率。

      何谓成功者?这是股市版的龟兔赛跑寓言。短期而言是兔子占优势,每一轮牛市都会产生新的热点,但是细心统计的投资者可以发现,上一轮牛市最俏的明星股往往是接踵而至的熊市中跌幅最惨烈的股票之一;而长线最终胜出的是乌龟,这个规律是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自1957年3月1日创立后近半个世纪经验的总结。

      指数基金复制挂钩的成份股指,短期能够吻合股指趋势,但是长期投资指数基金仍然将落后于股指涨幅,原因在于构成成份股指的成份股的变迁,其中最致命的弊端是新入选的成份股不乏股价累计涨幅巨大的热门股,这往往会使指数基金成为阶段性市场泡沫的买单者。但是如果指数基金不按照成份股的更换而调整股票,同样不能够跑赢大市,因为剔除出成份股指的夕阳股可能更加不堪。

      惟一成为最佳组合的指数基金是“幸存者投资组合”。这个投资组合假设当成份股指发生变化时,投资者将剔除出的成份股卖掉,并将资金再投入到成份股指的“幸存”公司中去。近半个世纪的统计显示,最终标准普尔500指数仅剩不到百家“幸存”公司,但是这个投资组合却真正意义上大幅跑赢了股指,同时几乎击败了所有的主动型股票基金,甚至包括彼得林奇。

      在硕果仅存的“幸存”公司名单中,人们可以发现菲利普莫里斯、辉瑞、可口可乐、通用电气这些公司的名字。而在曾经热门又被剔除出去的成份股名单中人们也可以发现房利美、凯玛特、美国航空、伯利恒钢铁等踪迹。这既揭示了投资“幸存”公司是最简捷可靠的指数投资成功规律,因为能够长期生存的企业肯定是成功者,同时也令投资者能够迅速归纳出“幸存”公司所处行业最集中的特征——刚性需求和日常消费品。

      A股2008年和1994年的两次疯熊,就与美股1972年和1929年的股灾类似,将是很多投资者难以抹去痛苦的记忆,但是每一次大熊市又都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标准普尔500指数过去半个世纪的班车规律,恰好能给A股投资者提供等待新班车的候车规律。